2023
區域模式雙矩量微物理參數法之發展(3/3)【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2022
區域模式雙矩量微物理參數法之發展(2/3)【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台灣資料處理中心(TDPC)維運111年短期工作委託辦理案【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國際競爭重點領域人才培育方案【臺灣都市與鄉村永續發展及防減災研究中心】【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
西北太平洋冷季邊界層頂層狀雲之演化、人為影響及環境衝擊(1/3)【國科會】
2021
區域模式雙矩量微物理參數法之發展(1/3)【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台灣資料分析中心(TACC)維運及台灣資料處理中心(TDPC)建置110年工作委託辦理案【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核心研究群計畫【氣態與粒子態氮化物之排放、傳送與沉降數值模擬】【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
新一代台大三矩量總體水物法【國科會】
2020
區域模式微物理參數法之評估與調校(3/3)【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台灣資料分析中心(TACC)維運及台灣資料處理中心(TDPC)建置109年工作委託辦理案【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109年度空氣品質預報模式維運及資訊整合計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CMAQ軟硬體系統建立與模式解析技術轉移【工研院】
能見度定量預報的作業校驗【國科會】
2019
CMAQ軟硬體系統建立與模式解析技術轉移【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區域模式微物理參數法之評估與調校(2/3)【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台灣資料分析中心(TACC)維運及台灣資料處理中心(TDPC)建置108年工作委託辦理案【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108年度空氣品質預報模式維運及技術支援計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高等教育深耕計畫-國際競爭重點領域人才培育方案【臺灣都市與鄉村永續發展及防減災研究中心】
2018
區域模式微物理參數法之評估與調校(1/3)【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台灣資料分析中心(TACC)維運及台灣資料處理中心(TDPC)建置107年工作委託辦理案【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107年度空氣品質預報模式維運及技術支援計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氣候變遷研究聯盟-II(WCRP跨國國際氣候推估模式比對計畫)-子計畫一:微物理參數法耦合於區域與全球模式用以探討雲─氣膠─氣候交互作用【國科會】
2017
106年度「改善模式微物理參數法」軟體委外開發案【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台灣資料分析中心(TACC)維運及台灣資料處理中心(TDPC)建置106年工作委託辦理案【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106年度輔助空氣品質預報系統及模式校驗專案工作計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2016
台灣資料分析中心(TACC)維運及台灣資料處理中心(TDPC)建置105年工作委託辦理案【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105年度輔助空氣品質及境外污染物預報系統專案工作計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地球科學學門(大氣組)研究發展及推動計畫【國科會】
2015
台灣資料分析中心(TACC)維運及台灣資料處理中心(TDPC) 建置104年工作委託辦理案【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104年度輔助空氣品質及境外污染物預報系統專案工作計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中尺度雲微物理-氣膠模式運用於能見度預報之整合測試【國科會】
地科學門(大氣組)研究發展及推動計畫【國科會】
氣候變遷研究聯盟 (Consortium for Climate Change Study)-子計畫一:氣候模式中雲與氣膠模組的發展【國科會】
2014
人工增雨技術精進研發計畫(2/2)【經濟部水利署】
台灣資料分析中心(TACC)維運及台灣資料處理中心(TDPC)建置委託案【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103年度輔助空氣品質及沙塵預報系統專案工作計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103年度跨科技問題解決導向課程(A類)計畫-氣候變遷與人類永續發展-跨科技主題導向課程群組計畫【教育部】
2013
人工增雨技術精進研發計畫(1/2)【經濟部水利署】
台灣資料分析中心(TACC)維運及台灣資料處理中心(TDPC)建置委託辦理案【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災害性天氣監測與預報作業建置計畫」102年度氣候監測系統發展及維運委外案【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102年度輔助空氣品質及沙塵預報系統專案工作計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102年度跨科技問題解決導向課程計畫-氣候變遷與人類永續發展跨科技主題導向課程群組發展計畫【教育部】
我國國民全球暖化/節能減碳核心素養之養成(3/3)【國科會】
2012
「災害性天氣監測與預報作業建置計畫」民國101年氣候監測及精緻化預報系統發展及維運委外案【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101年度輔助空氣品質及沙塵預報系統專案工作計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氣候變遷與人類永續發展跨科際主題導向課程群組發展計畫【教育部】
單一整合型計畫-我國國民全球暖化/節能減碳素養之研究(2/3)【國科會】
台灣巨型城市環境研究(I) -- 二次有機氣膠之環境衝擊-氣膠對大氣環境衝擊之數值模擬─有機氣膠機制【國科會】
大氣模式之雲微物理與氣膠過程的結合與改善以應用於能見度預報【國科會】
2011
人工增雨技術研發評估計畫(2/2)【經濟部水利署】
「災害性天氣監測與預報作業建置計畫」民國100年氣候監測及精緻化預報系統發展及維運委外案【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作業性數值天氣或氣候預測模式對於季內尺度天氣系統的動力或物理過程診斷分析【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100年度福衛三號衛星資料處理專業技術人力資源開發及管理勞務外包案【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輔助空氣品質及沙塵預報系統【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大氣模式水文過程與高相對濕度環境下雲物理格式之發展-大氣能見度模式之發展與高相對濕度環境下霾、霧之研究【國科會】
單一整合型計畫-我國國民全球暖化/節能減碳素養之研究(1/3)【國科會】
氣候變遷實驗室--氣候模式中雲與氣膠模組的發展【國科會】
2010
人工增雨技術研發評估計畫(1/2)【經濟部水利署】
人工增雨作業評估計畫【經濟部水利署】
「災害性天氣監測與預報作業建置計畫」民國99年氣候監測及數值預報系統發展維運委外案【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福衛三號GPS掩星數值資料同化技術作業化發展專業技術人力資源開發及管理勞務外包案【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大氣污染物長程傳輸監測及輔助空氣品質預報系統專案工作計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氣膠-雲偶合模式之發展【國科會】
2009
98年度人工增雨作業計畫【經濟部水利署】
數值天氣預報技術發展專業技術人力資源開發及管理勞務外包案【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福衛三號衛星資料處理與資料同化發展專業技術人力資源開發及管理勞務外包【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空氣污染監測長程傳輸預報系統開發專案工作計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氣候變異與劇烈天氣監測預報系統發展計畫98年軟體委外開發設計案【資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能見度定量預報之改善【國科會】
亞洲大氣污染物之長程輸送與衝擊研究-第二期-凝結核與冰核影響雲物理的數值研究(3/3)【國科會】
大氣科學共用資料服務平台-大氣化學與環境【國科會】
2008
空氣品質預報及衛星影像接收系統功能開發及驗證專案工作【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學術領域全面提昇/理學院/專業領域提昇/陳正平教授【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整合性中尺度環境評估系統-子計畫四:雲與氣膠偶合模式應用於區域環境與氣候研究(4/4)【國科會】
亞洲大氣污染物之長程輸送與衝擊研究-第二期-凝結核與冰核影響雲物理的數值研究(2/3)【國科會】
大氣科學共用資料服務平台-大氣化學與環境研究資料庫【國科會】
2007
96年度大學基礎科學人才培育銜接計畫-大氣與生地化交互作用【教育部】
整合性中尺度環境評估系統-子計畫四:雲與氣膠偶合模式應用於區域環境與氣候研究(3/4)【國科會】
亞洲大氣污染物之長程輸送與衝擊研究-第二期-凝結核與冰核影響雲物理的數值研究(1/3)【國科會】
2006
人造雨技術發展長期策略擬定(3/3)【經濟部水利署】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理學院/大氣化學領域開發【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整合性中尺度環境評估系統-子計畫四:雲與氣膠偶合模式應用於區域環境與氣候研究(2/4)【國科會】
亞洲大氣污染物之長程輸送與衝擊研究-子計畫五:大氣化學氣膠模式與區域環境模擬─II(2/2)【國科會】
2005
人造雨技術發展長期策略擬定(2/3)【經濟部水利署】
整合性中尺度環境評估系統-子計畫四:雲與氣膠偶合模式應用於區域環境與氣候研究(1/4)【國科會】
亞洲大氣污染物之長程輸送與衝擊研究-子計畫五:大氣化學氣膠模式與區域環境模擬(1/2)【國科會】
2004
人造雨技術發展長期策略擬定—造雨研究發展成效模式評估(1/3)【經濟部水利署】
亞洲大氣污染物之長程輸送與衝擊研究-子計畫五:大氣化學氣膠模式與區域環境模擬【國科會】
2003
以物理統計法進行雲微物理總體水物參數法(4/4)【國科會】
亞洲大氣污染物之長程輸送與衝擊研究-子計畫五:區域大氣化學氣膠模式與氣候模擬【國科會】
2002
以物理統計法進行雲微物理總體水物參數法(3/4)【國科會】
東亞大氣環境與氣候國際合作研究【國科會】
2001
氣膠語雲微脈波光達剖線觀測【國科會】
以物理統計法進行雲微物理總體水物參數法(2/4)【國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