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系劉康慧副教授最新研究〈Crowdsourcing: Citizens as coproducers of public services〉發表於政治學頂尖國際期刊Policy & Internet,文中主要聚焦討論公民和公共服務的關係,透過建構協同生產在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架構下的運作模式,發現公民可以在服務過程中成為協同生產者(coproducer),研究也指出,此模式可以進一步鞏固民主。
網路科技推波助瀾下,傳統政府治理擴展至公民社會,藉此而發展的「群眾外包」是現代政府常見的一種問題解決機制,指的是公部門藉由網路與大眾集思廣益,推動政策與公共服務。透過此模式,民眾能成為公共服務中的協同生產者,從被動的角色轉換為創新者,主動提供想法與解決方案。本文以協同生產(Coproduction)、公部門志工參與(Public sector volunteerism)、政府公民關係(government–citizen relations)為理論基礎,將群眾外包分為四大型態:互補性服務執行(complementary)、附加型服務執行(supplementary)、互補性政策與服務設計(complementary)、以及附加性政策與服務設計(supplementary)。
本文爬梳眾多案例,選出四個最具代表性、經典的個案來說明群眾外包的不同形態,包括美國NASA世紀挑戰賽(Centennial Challenges)對外徵求科研執行計畫、英國My2050能源供需模擬線上遊戲邀請民眾提出個人對未來能源發展的願景、美國專利同儕審查計畫(Peer to Patent)運用民眾的知識與力量補足傳統專利審查的局限、以及美國國家檔案和記錄管理局透過網路平台徵求志工協助電子化轉檔,並在短短五個月內完成1.32億份名字索引。
此模型之所以能進一步地鞏固民主在於,政府以公民與政府的關係為基礎所設計的群眾外包,能促使政府縮短政策目標與政策手段間的差距,透過指派合適的任務給適當協同生產者,可讓民眾與政府間發展更為民主的互動關係。本研究也將研究成果實際應用於台灣外來入侵物種治理,劉康慧副教授研究團隊與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合作,正在測試一智慧型入侵紅火蟻通報平台,整合民眾與政府防治人員的火蟻通報,促進資源有效分配與防治成效。
文章連結: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poi3.249
附註:Policy & Internet (Top 15% in Political Science, SSCI, Impact factor: 2.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