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

研究團隊

 
為追求教學或研究上的創新,本院希望可以從打造研究團隊開始,以學術前瞻議題或人類社會重大問題為主軸,組成跨系所學院的研究團隊,並結合本院研究中心的人力、空間與資源設備,一方面進行研究、一方面進行教學的創新。希望未來能從院內跨領域團隊出發,進一步連結國內、外其他從事相關議題的研究團隊,組成跨國比較研究群,並進行學生的交換培訓。
希望能透過研究團隊來同時達到多項目的:
►集中研究能量較有可能發展出系統性的理論學派與特定知識觀點,比起個別學者單獨依附在既有西方典範內的獨立發表,更容易產生具本土特色、高能見度的知識創新
現今社會的複雜議題(如政治體制、產業發展、社會不平等、教育、人口與老年、風險社會等)必須仰賴跨專業的知識才能解決,研究團隊可以破除系所之間的專業本位,進行跨域的研究連結
集中研究能量針對國內重大議題來進行研究,較有可能以團體之力產生具實務政策意涵的成果,增加學術影響力及回饋社會
從集體的研究中,可以同時開發跨領域的共授課程,讓教學與研究產生綜效,學生也可以從不同領域老師身上學到跨域的觀點,有利於教學的創新。
為了讓研究團隊可以長期經營,不以傳統「申請研究計畫」的方式來組織團隊,也不擬提供經費或獎勵等外部誘因,而是以建立長期的研究夥伴關係為目標,以免受限於特定的研究議題,或因為經費的問題而中斷。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研究議題概述:     

過去三年的新冠疫情危機,帶給全球民主很大的危機。儘管民粹主義、反建制主義運動、反全球化,還有許多地緣政治的激烈對抗在疫情之前很大程度已經造成世界局勢的動盪;但各國在新冠疫情期間所承受巨大的公共衛生危機下,世人已經目睹到一個更大的民主危機產生:也就是在緊急危難發生時,民主治理的各項監督制衡機制被以防疫之名所限縮,甚至取消,因而造成政治上更大的分裂和對抗,繼之放大了疫情之前全球民主原本就面臨的一場全球性危機。這樣的危機,具體可以反映到民主治理在責任政治上的失靈,並且全面性的彰顯在下面三項民主課責機制同時失效的徵候:

一、「垂直課責」(vertical accountability)失靈:反映在執政者儘管在施政不佳下仍有效動員政治支持而連任。
二、「水平課責」(horizontal accountability )失靈:反映在議會、司法另外兩權無法制衡行政權的不當擴權、甚至是三權相互勾結,沒有盡到議會監督、依法而治的制度功能。
三、「斜向課責」(diagonal accountability)失靈:反映在民間社會,特別是媒體、公民團體、非政府組織等等公民力量失去對於政府的監督制衡功能。

上面三項民主課責機制的喪失,會讓民主體制徒具民主之名,但實質上與許多威權國家並無二致,從根本上讓民主失去其價值;而這三者如果同時失靈,則會讓民主與威權的體制分野不復存在。探究其根源,主要的問題在於專業主義精神的喪失,特別是極化政治高度穿透各個專業領域,使得原先絕大多數非政治化的人事和專業判斷,最後受到政治意識形態的綁架,還有政治自我審查的影響,都呈現極度偏頗、缺乏公信力的狀態,民眾也不再相信專家意見的客觀性和權威性。如此一來,社會瀰漫著一股政治正確的無形壓力,讓公民不再具有民主賦權的功效感,最後全面失去參與政治、影響政治、改變政治的原動力,讓民主體制名存實亡。
 
本研究團隊的目標將持續發展一項大型調查計畫—亞洲民主動態調查(Asian Barometer Survey, ABS),帶領這一個長期調查計畫進入新的研究領域,更新問卷的項目、強化分析的架構與研究方法,以讓我們得以面對迫切而來的知識挑戰。特別在新冠疫情之後,我們會將焦點放在上述三項民主課責機制的全球性評價和分析上,來分析究竟那些因素可以讓某些國家的民主具有相對韌性,那些因素嚴重的危害某些民主國家體制的正常運作。

奠基在ABS堅實的學術基礎與全球研究網路上,本團隊將為國際社會科學界提供具有重要研究價值的調查資料庫,這個資料庫將結合跨國調查數據與相關總體指標,以提供亞洲各國政治價值觀、政體合法性、治理品質和政治參與等高品質資訊。該資料庫將使全球政界、商界與學術界得以理解民主支持不斷被削弱的主要因素,包含結構性、制度性或文化性的原因,以及反體制的民粹主義、反全球化運動和認同政治衝突的升級如何對民主鞏固構成威脅。另外,我們也將探索自2008-2009年的經濟危機以來,至今Covid-19危機之間,亞洲社群媒體(social media)的影響與科技巨頭的壟斷力量如何破壞代議制民主,超全球化對亞洲社會團結、國家主權和民主治理的侵蝕,以及堅韌的威權體制在意識形態領域對民主所施加的競爭壓力。

透過提供豐富的跨國調查資料、實證發現和分析洞見,本計畫將使政治學者有能力做出有意義的貢獻,啟發跨國行為者、政治精英、民間社會領袖和大眾如何將自由民主從危機中拯救出來的公眾輿論,以加強民主制度在兩極衝突、財政壓力和經濟危機的逆風中產生復原能力,並重建大眾對政治機構公平性、治理效率和回應性的信心。透過向國際社會提供該「公共財」,台灣將獲得更多的國際認可與影響力。

可能的研究方向:
議題領域 可能的研究面向 相關重大議題
垂直課責
 
民眾對執政者的評價,評價背後的歸因框架和標準,以及其是否具有客觀理性的基礎 民主供給、民主需求、政府滿意、體制滿意、政治機構滿意、政黨認同的黏著性和優先性
水平課責 民眾對於議會責任的認知和評價,民眾對於法治概念的認知和評價,行政擴權的評估,以及三權是否勾結而失靈的感受 行政擴權、政治信任、法院信任、專業主義評價、議會監督評價、司法監督評價、民主體制滿意度
斜向課責 極化政治穿透社會的程度,民間社會的政治化程度,媒體獨立報導和評論的中立性、專業性和平衡性,非政府組織的活躍性和獨立性 公民社會是否真的獨立還是受政府控制、民主賦權的政治功效感、公民參與的積極性、政治認同是否超越黨性情感
 
研究人力:

召集人:黃旻華教授  (Email: mhhuang5103@ntu.edu.tw TEL: 33668396)

聯絡人:趙珮如助理  東亞中心  (Email:u81060012005@gmail.com TEL: 33668456)

               
院內合作成員: 

姓名

職級

單位

專長

張佑宗

教授

政治系

比較民主化、投票行為、社會科學方法論

黃凱苹

副教授

政治系

選舉制度、政黨與選舉行為、民主化、東南亞政治

郭銘傑

助理教授

政治系

國際關係、比較政治、政治學方法論、全球化與治理

院外合作成員 
姓名 職級 單位 專長
蔡中民 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 比較政治、政治經濟學、中國研究
吳親恩 副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

比較政治經濟、制度分析、所得與階級

、抗爭政治、東亞政治經濟發展

吳文欽 副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

比較/國際政治經濟學、比較政治制度

、比較威權主義、政治學方法論

張傳賢 副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

形式理論、方法論、政黨系統與選舉制度、國會研究

傅澤民 助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

國際關係理論、政治心理學、中共政治與

外交政策、東亞安全

陳光輝 教授 國立中正大學政治系暨研究所

研究方法、政治社會化、民意與民意調查

、公民文化與教育

陳若蘭 副教授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 政治學方法論、東亞區域研究、全球化與民族主義
陳澤鑫 助理教授 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 政治文化與政治參與、研究方法與量化研究、形式理論、選舉與投票行為

國際合作成員 

姓名

職級

單位

專長

Larry Diamond

Senior Fellow

Freeman Spogli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and Hoover Institu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USA

Africa, Asia, Democracy, Foreign Aid, Sociology, U.S. Foreign Policy

Andrew James Nathan

Class of 1919 Professor of Political Science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Columbia University, USA

Comparative Politic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ai Man Lam Associate Professor

School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The Ope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Identity Politics, Political Culture Civil Society, Democratization,
Ken’ichi Ikeda Chair and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Media Studies, Doshisha University

Political Behavior, Internet Studi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hong-Min Park

Professor

Korea University, South Korea

Political Culture, Domocratization

Gillian Koh Senior Research Fellow

Institute of Policy Studies, Lee Kuan Yew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Politics and Governance; State-society Relations; Public Consultation
Sandeep Shastri Vice Chancellor

Jagran Lakecity University at Bhopal, India

Comparative Politics
Ian McAllister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College Arts & Social Sciences,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Comparative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Paul Schuler Associate Professor School of Government & Public Policy, University of Arizona Contemporary Vietnamese Politics Authoritarian Regimes Contemporary Politics

 

研究生成員 

姓名

指導教授

單位

Gerard Ribé Manaut 黃旻華 政治系
Matthew Ryan Lafaver 黃旻華 政治系

黑迪文

張佑宗

政治系

近兩年研究團隊活動情形

(1)網站更新及維護
「亞洲民主動態調查」與「全球民主動態調查」網站進行改版更新工作,頁面操作更加親民,網站內容也更加豐富,除提供完整活動訊息,改版的網站也新增調查資料線上表單填寫與自動統計功能與部份資料線上分析,資料申請者可以線上填寫資料申請需求傳送到後台,不用再額外下載資料申請表填寫後傳真或是掃描寄出,而後台也會自動儲存申請者資料,方便各式資訊統計與輸出。

(2) 本計畫團隊成員參加 2021年 7月 10日至 7月 15日國際政治學會年會 (IPSA)線上會議,發表計畫研究成果。並由朱雲漢教授籌組 RC17小組 PANEL,會議主題為「 Comparative Public Opinion」,邀集計畫團隊成員與全世界相關學者共同參與研討。會議總計 18篇論文,數十位學者共襄盛舉。藉由學術交流展現團隊傑出成就,並獲取最新的發想與新知,進而繼續投注在研究與教學上,使本院立足台灣、接國際、放眼世界。

(3)2021柬埔寨調查
本團隊執行第六波 柬埔寨面訪調查,國內團隊成員黃旻華教授與國際團隊成員召開多次視訊會議,確保訪員訓練及調查進度,以維持調查品質 最終順利完成調查並釋出資料 。

(4) 本計畫亦與南亞動態調查進行合作 ,支援斯里蘭卡與孟加拉的調查作業, 雖然兩年間反復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干擾,在新冠疫情打亂許多該地區既有的調查進度與增加執行困難,有些國家為配合政府新增的防疫措施導致調查經費超出原先預算規劃,窒礙難行中斷數次的孟加拉與斯里蘭卡調查作業,終於迎來收尾的果實,於2022 年 6 月 順利完成結案,進而增加第五波調查的研究範圍,延續及推廣學術研究。

(5) 2022.06.16 歐亞動態調查2021年線上成果發表會

2022年 6月本 團隊 與全球民主動態調查架構下所有團隊,包括 Eurasia Barometer、Latino Barometer等,舉辦 2021年歐亞調查的線上結果分析及發表會,主題為「Eurasia Barometer 2021:Comparative Study on Social and Political Attitudes in Armenia, Georgia, Kazakhstan, Kyrgyzstan, Moldova, Russia, and Ukraine」 會議因為疫情關係延後一年舉辦 。研討會總結了最新一輪歐亞動態調查的調查結果,該調查於 2021 年 10 月至 11 月在亞美尼亞、格魯吉亞、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摩爾多瓦、俄羅斯和烏克蘭舉行。所有調查均採用全國范圍內具 有代表性的成年人口樣本。演講嘉賓圍繞政治信任與參與、對民主的滿意度與支持、對威權主義的超脫、疫情經歷、他國形像等議題進行了討論。演講以跨國比較視角和國家案例研究為特色。

(6) World Movement for Democracy 參訪世界民主運動大會(World Movement for Democracy)貴賓 Ryota Jonen, Director、Djordje Todorovic, Senior Manager、 Meghan Backer, Project Manager 於 111年 8月19日參訪胡佛東亞民主研究中心與「亞洲民主動態調查」計畫,世界民主運動大會World Movement for Democracy, WMD)是一集結民主人士的全球性網絡,其中包含民主運動者、實踐者、學者、政策制定者等,大家為推廣民主一起合作努力。 1999年 2月由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 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 NED)發起成立,其後,世界民主運動每兩年召開一次大會,透過各界與會人士的意見交流,以推動民主與人權之網絡。交流會中對於計畫調查主題感到十分興趣,也對計畫調查 歷時性、涵蓋區域及豐富的資料庫表示肯定,除了經驗交流與分享外,也期望能與計畫調查合作或是舉辦學術研討會進行更深入的學術對談。

(7) ABS調查近況
亞洲民主動態調查已經執行過去五波的大規模東亞地區國家的面訪調查,2021年下半年因為香港先前因區域內不安定狀態延宕的第五波調查,在諸多外在影響與不穩定因素下,最終也於 2021年年底前順利完成第五波調查。 2021年底前已釋出台灣、蒙古、菲律賓、越南等四國資料,更安排在 2022 年 4月初釋出第五波另外四個國家的調查資料(澳大利亞、泰國、馬來西亞以及南韓)供全球學術界研究使用。
於此同時,第六波調查也同步進行,已於 2021年年中著手開始啟動相關作業,雖然國際間仍受到礙於新冠疫情限制下,無法自由於國際間移動,但拜現代網路科技所賜,進行多場線上會議商討確認第六波核心問卷。截至目前為止,第六波調查已經順利完成調查的國家有印尼、菲律賓、柬埔寨 、 越南 、 泰國 、 蒙古 、 韓國及台灣 刻正進行資料分析與整併工作 。
台灣調查一直都是團隊主力任務於 2022年9月底到 12月底期間開始執行正式面訪調查。 此次台灣調查 與中研院調查研究中心合作 ,配給每位訪員一台平板電腦搭配電腦輔助面訪調查系統( computer-assisted personal interviewing CAPI取代過去由訪員攜帶紙本問卷的訪調過程,透過電腦技術蒐集的資料除了節省傳統紙本問卷造成的多餘浪費外,還能更有效進行資料檢核邏輯錯誤、統計、排除不合理值。 2022年 9月 23日至 9月 25日三天 假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中心 進行 第六波台灣調查 訪員訓練,也安排問卷講解說明課程,以及訪員實際操作演練等活動。 此次調查採取採分層四階段 PPS抽樣設計,並搭配膨脹樣本及戶中抽樣機制,在涵蓋全台灣各縣市、鄉鎮市區等範圍內,預計完成1,500份有效樣本,實際完訪1532筆 。

       

(8) 資料申請人數
「亞洲民主動態調查」為一跨國性的調查計畫,由眾多國際組織及十四亞洲國家共同合作與資金贊助完成面訪調查,為促進學術交流開放調查研究原始資料共享,特別整理開放第一波調查計畫八個國家(臺灣、菲律賓、泰國、蒙古、中國大陸、香港、日本、南韓)、第二波調查計畫十三個國家 (臺灣、菲律賓、泰國、蒙古、中國大陸、香港、日本、南韓、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柬埔寨、印尼)、第三
波調查計畫十三個國家(臺灣、菲律賓、泰國、蒙古、中國大陸、香港、日本、南韓、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柬埔寨、印尼)以及第四波調查十四個國家資料。第五波調查( 2018~)資料,目前台灣、蒙古、菲律賓、越南、澳大利亞、泰國、馬來西亞與南韓等八國調查資料已完全處理完畢,提供給學術界人士參考、使用,此外,臺灣調查之特有題目(第一波到第五波調查),僅供臺灣學術界人士參考、使用。未來陸續將共同問卷之調查資料檔案整理開放 ,歡迎有興趣申請資料者,請注意網站最新消息之釋出公告。 統計至 112年 2月底止 ,共有超過 40個國家,12 ,4 40 人次申請亞洲民主動態調查資料庫 。

 (9)著作出版
專書部分
1. Understandings of Democracy: Origins and Consequences Beyond Western Democracies. Jie Lu and Yun-han Chu. 2021.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Contemporary Japanese Politics and Anxiety Over Governance. Ken'ichi Ikeda. 2023. Published December 30, 2022 by Routledge.
3. How Asians View Democratic Legitimacy. Edited by Yun-han Chu Yu-tzung Chang Min-hua Huang and Kai-Ping Huang.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 中心 . Forthcoming.

 

專書專章
1. A Refined Model of Contingent Consent
Author: Terence C. Lee and Kay Key Teo. 2022 in Kuyoun Chung and Wonbin Cho, ed. New Democracy and Autocratization in Asia, ( London: Routledge, 2022).
2. Taiwan's Democracy at Multiple Crossings
Author: Min-hua Huang. 2022 in Kuyoun Chung and Wonbin Cho, ed. New Democracy and Autocratization in Asia, ( London: Routledge, 2022).
3. Introduction: Populism in Asian Democracies . 2021. with Sook Jong Lee and Kaustuv Kanti Bandyopadhyay. In Sook Jong Lee, Chin-en Wu, and Kaustuv Kanti Bandyopadhyay ed. Populism in Asian Democracies. Leiden, Netherlands: Brill.
4. Conclusion: Sources and Features of Asian Democracies. 2021. with Sook Jong Lee and Kaustuv Kanti Bandyopadhyay. In Sook Jong Lee, Chin-en Wu, and Kaustuv Kanti Bandyopadhyay ed. Populism in Asian Democracies. Leiden, Netherlands: Brill.
5. Populism in Taiwan: A Bottom-Up Model. 2021. with Yun-han Chu. In Sook Jong Lee, Chin-en Wu, and Kaustuv Kanti Bandyopadhyay ed. Populism in Asian Democracies. Leiden, Netherlands: Brill.
6. The Changing Nature of Citizen Politics in Taiwan. Wu, Hsin-Che and Yu-tzung Chang. (forthcoming). London: Routledge.

 

期刊論文
1. Support for Democracy in the Age of Rising Inequality and Population Aging. Kai-Ping Huang.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Published: 14 January 2023.
2. Incomplete Information and the Onset of War: A Randomized Experiment. Kuo, Jason. Taiwanese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26(1): 57-96. 2022.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314: 115403. 2022.
3. Cueing Quality: Unpacking Country-of-origin Effects on Intentions to Vaccinate against COVID-19 in Taiwan. Chiang, Chun-Fang, Jason Kuo and Jin-Tan Liu.
4. Maritime Territorial Disputes and China's Soft Power in East Asia. Jason Kuo, Min-hua Huang and Yun-han Chu.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33(133): 72-85. 2022.
5. Han, Ruixia, Jian Xu, Min-Hua Huang. 2022. “Evaluation of COVID-19 Governance in China: The Effects of Media Use, Pandemic Severity, and Provincial Heterogeneity.” Journal of Asian Public Policy, forthcoming. (SSCI)
6. Kuo, Chi-Hsien, Min-Hua Huang, Ching-I Huang. 2022. “The Anti-Corruption Campaign, Luxury Consumption, and Regime Trust in China: Changing Patterns of Perceived Political Risk and Their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forthcoming. (SSCI)
7. Myanmar's 2020 election: Explaining the strong performance of the NLD and some ethnic parties. KP Huang.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1-23. 2022.
8. Trading Democracy for Governance. Jie Lu and Yun-han Chu. Journal of Democracy, 32(4):115-130. 2021.
9. Vaccine Nationalism Among the Public: A Cross-country Experimental Evidence of Own-country Bias towards COVID-19 Vaccination. Hans Hanpu Tung (with Greg Sheen, National Cheng-Kung University, Joan Barcelo Soler, New York University Abu Dhabi, and Wen-chin Wu, Academic Sinica)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310: 115278. 2022.
10. Predicting Attitudinal and Behavioral Responses to COVID-19 Pandemic Using Machine Learn-ing. Hans Hanpu Tung (with Tomislav Pavlovic, Zagreb, Jay J. Van Bavel, NYU, Charles Crabtree, Dartmouth, Yusaku Horiuchi, Dartmouth, Ming-Jen Lin, NTU, et al.). PNAS Nexus 1(3): pgac093. 2022.
11. Political Ideology Predicts Preventative Behaviors and Infections amid COVID-19 in Democ-racies. Hans Hanpu Tung (with Teng-Jen Chang, AHEAD Intelligence and Ming-Jen Lin, NTU).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308: 115199. 2022.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39(2): 202-221. 2022.
13. National Identity Predicts Public Health Support during a Global Pandemic. Hans Hanpu Tung (with Jay J. Van Bavel, New York University, Charles Crabtree, Dartmouth, Yusaku Horiuchi, Dartmouth, Ming-Jen Li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et 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13, 517. 2022.
14. Chang, Yu-tzung and Yu-Sung Su. (under review). “Conviction of Procedural Democracy: A List Experiment Analysis in China”. Journal of Democracy. (SSCI)
15. Wang, Ziqian and Yu-tzung Chang. (under review). The Populist Enigma in Taiwa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aiwan’s Populist Supporters. Chin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SSCI)
16. Huang, Osbern and Yu-tzung Chang. (under review). “No Democracy in MyBackyard: Censorship and Spin Control on the “Taiwan’ s democracy” on Digital Platforms in China.” Th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olitics. (SSCI)
17. Kagotani, Koji, and Wen-Chin Wu. 2022. “When do Diplomatic Protests Boomerang? Foreign Protests against US Arms Sales and Domestic Public Support in Taiw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66(3): sqac043.
18. Chang, Eric C.C., and Wen-Chin Wu. 2022. “Autocracy and Human Capital.” World Development 157: 105929.
19. Lai, Ding-yi, Wen-Chin Wu, and Jen-Der Lue. 2022. “Personalization of Power and Social Welfare Spending under Dictatorships: A Cross-Country 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ork and Social Welfare 1(1).
20. Ja Ian Chong, David W. F. Huang, and Wen-Chin Wu. Forthcoming. “‘Stand Up Like a Taiwanese!’: PRC Coercion and Public Preferences for Resistance.” Japanese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研究團隊未來之計畫與目標:

(1)探討當前全球民主衰退的根本因素,並分析亞洲國家目前的民主發展趨勢

我們的研究顯示,2006年8月至2016年8月這10年期間,民主出現嚴重的衰退。在這之中,民眾如何理解民主、對於民主不信任的主要解釋,以及民主衰退的結構、制度、文化與意識形態層面的因素,是我們主要分析的。尤其,近年來亞洲各國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諸如香港反政府抗議;馬來西亞內部權力鬥爭與繼任問題;菲律賓總統的民粹主義領導風格在該國引起重大爭議等,種種變化都突顯出亞洲國家的研究重要性,是以,亞洲國家目前的民主發展趨勢也是我們要進一步探討的。然而,民主危機顯示自由民主制度比其他體制更為優越的認知已不再被視為理所當然,新自由主義關於自由民主、自由市場與經濟全球化相輔相成的神話已開始遭到否定,我們需要重新審視當下的典範,並藉助科學可靠的經驗數據和因果分析,例如對具有宏觀指標的公眾輿論進行跨國調查是一種更有效的分析工具,由此更新問卷、強化分析的架構與研究方法,得以讓我們確定全球民主衰退的各層面因素,甚至在未來應對新的全球民主衰退危機時能夠有跡可循。

(2)談討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民主制度,以及未來民主政權是否能延續之問題

我們藉由普通公民的角度來討論自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至今日Covid-19危機期間,主流媒體的影響與科技強權的壟斷力量如何破壞代議民主制度;超全球化如何削弱社會團結、國家主權和民主治理;以及威權體制在意識形態層面對民主所施加的壓力。特別是Covid-19正對全球增加前所未有的壓力,倘若國家無法保護公民免於公共衛生危機的威脅,又或防止社會免於受毀滅性的經濟災難,人民可能對於民主政體能夠應對基本生存的作用提出質疑。依此,我們將進一步探討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民主制度,以及未來10年民主政權是否能延續的問題。

(3)探討全球性系統的影響及造成的國際社會變化

持續的全球化是當前全球民主危機的根源,本計畫將廣義探討全球性系統的影響,包括全球化和反全球化、國際權力結構的變化、不平等的加劇、資訊和通訊科技(ICT)以及Covid-19的影響,特別是在針對國際、國家、國內和個人層面的影響,政府和公眾輿論如何看待和應對這些影響,比如說政府是否有效處理利益再分等問題,而這些看法和應對又如何反饋到政治進程中,甚至是如何對民主鞏固構成威脅都是我們想要討論的。另外,我們還將關注全球性系統結果所帶來的國際社會變化。

(4)比較Covid-19爆發前後對亞洲政權穩定性的影響差異

透過調查的進程,我們可以檢視亞洲國家的民族團結、政權表現與政治領導人受歡迎程度,並應用這些數據來評估Covid-19疫情爆發前亞洲政權的穩定性;與此同時,我們將評估亞洲各國政權在控制疫情的表現。除了透過各國人民對於政府在控制Covid-19的滿意度結果來分析Covid-19對亞洲政權穩定的影響,我們同時也會比較Covid-19爆發前後對政權穩定性的影響差異,特別是疫情是否會加強或抵消全球性系統的影響,而我們的研究將會提供有價值的數據來回答這些重要議題。

(5)針對亞洲各國在Covid-19所帶來的心理、經濟、社會與政治衝擊進行跨國比較

如第2點所述,Covid-19正對全球增加前所未有的壓力,而疫情對於亞洲各國在心理、經濟、社會與政治衝擊的影響也是我們主要討論的,同時我們將會就各國數據結果來進行跨國比較。

研究議題:
 

議題領域

可能的研究面向

相關重大議題

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創新治理為重點,開發零淨排碳模型,以及塑膠(含整體石化業)產業的案例研究

淨零排碳、治理轉型、治理赤字、永續轉型

產業氣候變遷風險評估研究 利用氣候變遷高解析度資料與風險評估工具,跨域整合並建構產業氣候變遷風險評估工具與平台 企業之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企業社會責任

氣候變遷與能源轉型、空污治理

臺灣能源與社會轉型之永續社會共識研究、驅動能源轉型之政策與法制研究、產業與能源之排碳與污染治理研究

全球氣候變遷、空氣污染

能源資訊

基礎能源轉型之資料庫建置

能源圖資、臺灣能源情勢

研究人力:
召集人:周桂田_(Email: ktchou@ntu.edu.tw   TEL: 02-33663328)
聯絡人: 凌主悅/翁渝婷 (Email: ntusprc@ntu.edu.tw   TEL:02-33668422)

►院內合作成員  

姓名

職級

單位

專長

周桂田

教授

國家發展研究所

風險社會、永續社會與治理、科技民主、氣候變遷

張國暉

副教授

國家發展研究所

科技與科會、科技治理、工程與文化研究

周嘉辰

副教授

國家發展研究所

比較政治經濟、比較威權主義、中國大陸政治

林竣達 助理教授 國家發展研究所 中國研究、比較政治經濟學、國際政治經濟學、全球環境政治

持續增加中

►院外合作成員

姓名

職級

單位

專長

馬鴻文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環境整合管理與永續轉型、工業生態與循環經濟、永續都市、物質流與永續物質管理、生命週期評估與管理、政策環評

林先和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Infectious Disease Epidemiology

Tuberculosis

Burden of Disease

林俊全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地形災害、地景保育、環境經理、環境影響評估、環境災害調查、國土監測、國土調查、國土利用

蔡甫昌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教育暨生醫倫理學科暨研究所

生命倫理、臨床倫理、研究倫理、家庭醫學與社區醫學

劉華美

教授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公平交易法、能源法、行政法

林宗弘

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華人社會的階級不平等、全球與本土的災難社會學

徐美苓

特聘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政治傳播 、健康傳播、傳播與認知、民意

杜文苓

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環境政策、永續發展、科技與會、公民參與、環境資訊

范玫芳

特聘教授

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環境政治與政策、風險與災難研究、審議式民主與治理

蔡宏政

教授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

全球化理論、人口與社會政策、全球化與知識結構變遷、審議民主

劉書彬

教授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

德國政府與政治、歐洲聯盟、國際關係

陳潁峯

副教授

中國文化大學行政管理學系

風險治理、審議式民主、比較政治

卞中佩

助理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

政治社會學、組織理論、企業研究、環境社會學、大數據分析、中國研究、綠色金融

郭士筠

研究助技師

中央研究院永續科學中心

環境政策、環境社會

趙家緯

研究員

臺灣永續轉型實踐網絡

永續轉型、氣候政策、能源政策、工業生態學

鍾明光

博士後研究人員

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

參與式環境規劃與經營管理、地理資訊科學與社會、智慧城市治理轉型、社區營造與發展

彭保羅

副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工業疾病和批判的社會學、有害物質之地緣政治

徐昕煒

助理教授

中原大學工業與系統工程學系

多目標決策、低碳政策、食品供應鏈管理、食品浪費管理、食品與永續供應鏈、能源系統與低碳政策、最佳化理論與柔性計算、能源系統、最佳化理論、綠色供應鏈管理、模糊理論、機器學習

持續增加中

國際合作成員

姓名

職級

單位

專長

Nebojsa Nakicenovic

Emeritus Research Scholar

(former Deputy Director General/CEO)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pplied System Analysis (IIASA)

Integrated Assessment and Climate Change, Foresight Research

Sun-Jin Yun

Professor

Graduate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GSES),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Korea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Dowan Ku

Professor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Research Institute, Korea

Climate Change

Koichi Hasegawa

Professor

Sociology, Graduate School of Art and Letters, Tohoku University, Japan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Ilan Chabay

Head of Strategic Research Initiatives and -programmes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ustainability Studies (IASS), Germany

Global Sustainability Strategy

Ortwin Renn

Scientific director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ustainability Studies (IASS) , Germany

Risk Governan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anghun Lee

Professor

Peace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Hanshin University. Director of Center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Hanshin University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Taedong Le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 International Studies. Director, Environment Energy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Center. Yonsei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policy

Jusen ASUKA

Professor

Center for Northeast Asian Studies / Depart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Science, Tohoku University, Sendai, Japan

Environmental Studies

Manami HORIHATA

Professor

College of Art and Science, J.F. Oberlin University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Leah Abayao

Associate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Baguio, Philippines

Governance and Public Policy, Climate Change

持續增加中

國際合作成員

姓名

指導教授

單位

論文主題

徐健銘

周桂田

國家發展研究所

真的年年春?以嘉磷塞除草劑檢視科技爭議

林雲翔

周桂田

國家發展研究所

綠能政策與環社檢核機制之相輔相成:漁電共生之社會強健性知識參與脈絡

持續增加中

 

研究團隊的活動情形:     

中心近年將研究核心聚焦於「建立臺灣能源與社會轉型之永續社會共識研究」、「臺灣產業與能源之排碳與污染治理研究」、「驅動臺灣能源轉型之政策與法治研究」、「基礎能源轉型之資料庫建置」四大研究主題,實質於「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與「產業氣候變遷風險評估研究」兩大研究計畫執行。迄今,中心執行的研究計畫與專案強調長時間之研究累積,如在能源資料庫部分,除了持續系統性地將政府釋出之數據資料整理與建立資料庫,進而發展成Open Energy等系列文章與專欄,並接軌國際SDG與ESG脈絡來致力實現淨零排放目標(Net Zero Emission)之研究,以及結合政策倡議與企業研究;同時,中心研究團隊亦將研究成果深化為研討會文章與期刊文章投稿。

中心持續回應大學做為社會研究之實踐,三年期間初期雖受到疫情影響,但中心仍透過線上會議舉辦、電子報文章撰寫來推動進行,近兩年逐步恢復實體倡議活動。如去年(民國111年)舉辦 「富邦全球化講堂:淨零2.0X轉型加速行─邁向以人為本的公正轉型」,邀請產官學代表與談,並與日韓學者共同討論,線上實體總參與人次約400~500人。同年,與聯合線上「倡議家」合辦「世界新動盪,永續新解方」(New Turbulence in the World, New Solutions for Sustainability)媒體線上座談會,邀請唐獎得主Jeffrey Sachs擔任主講人。另外本中心也與化學局、富邦金控規劃一系列相關課程,強化與公部門、企業之合作,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研究團隊未來之計畫與目標

本中心將持續強化「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與「產業氣候變遷風險評估研究」計畫。前者主軸將以創新治理為重點,開發零淨排碳模型,以及塑膠(含整體石化業)產業的案例研究。除了在科學技術領域取得突破,於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轉型實踐中發生典範轉變,更進一步為大幅度減少碳排放量開發出更有效和實用的解決方案。此研究有三項創新目標:首先,找到朝向零碳淨排放社會,以及永續轉型的發展途徑。其次,可以超越臺灣在科學和工程方面的先前研究,並為氣候變化治理提供社會科學視角。第三,強調創新的治理,涉及利益相關者的參與,藉此提高轉型的社會正當性,並可以提供深刻的、多元化的領域背景知識。

「產業氣候變遷風險評估研究」聚焦於企業界之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期望透過TCFD的推動,更明確瞭解氣候變遷的風險與可能帶來的機會。利用氣候變遷高解析度資料與風險評估工具,透過學研單位與實務單位的跨域整合,建構產業氣候變遷風險評估工具與平台,整體成果可作為臺灣企業永續發展以及推動TCFD之科學應用基礎。TCFD 的揭露架構包括衡量指標與目標設定、風險管理、因應策略及治理四大領域;氣候變遷風險的量化,則具備資料建置與量化評估。因此,首先將建構氣候風險金融資料庫,其次選擇重點產業(電子產業、製造業、能源產業及金融業等)進行實體風險與轉型風險評估研究,建立指標設計與模型,分析各產業致災因子,並評估相關產業的災害風險,以相關資訊建構產業氣候變遷風險評估工具與平台。

同時,本中心將持續拓展國際網絡,透過研究取向與路徑、穩定出版東亞能源轉型系列專書之基礎,與歐洲、亞洲學者聯結ISESEA、APSTSN、Future earth、Arizona等網絡連結,讓本中心成為重要的東亞能源轉型全球樞紐。

研究議題概要:

針對地方政府之治理績效,以及社會出現之重大政府議題與個案進行分析。主要的目標有三:(1)提升地方治理領域的學術交流與研究品質。(2)提供地方政府精進治理能力之建議。(3)提升地方政策論述品質與課責。

研究人力:

召集人:吳舜文 (Email: shunwu@ntu.edu.tw TEL: (02)3366-8309)

副召集人: 王宏文 (Email: hongwung@ntu.edu.tw TEL: (02)3366-8403)


►院內合作成員:

姓名

職級

單位

專長

趙永茂

名譽教授

政治學系 地方政府與政治、英國政治社會、東南亞各國政府與政治

陳淳文

教授

政治學系暨公共事務研究所

公法學、法國公法、歐盟法

蘇彩足

教授

政治學系暨公共事務研究所

公共政策、財務行政、行政學

蔡貞慧

副教授

社會工作系

社會工作、健康照護政策、社會福利、社會政策

王宏文

教授

政治學系暨公共事務研究所 公共政策分析、公共財務管理、公共管理

郭銘峰

副教授

政治學系暨公共事務研究所

地方治理與公民參與、公共管理與評估、公共政策與民主治理、決策分析與方法論應用、比較行政

洪美仁

副教授

政治學系暨公共事務研究所

官僚行為、協力治理、公民參與、電子化政府

吳舜文

助理教授

政治學系暨公共事務研究所

方案評估、健康政策、環保政策、政策分析

陳亮宇

博士後研究

政治學系

公共政策、環境與氣候治理、科學與政策界面、都市與地方治理


►院外合作成員:

姓名

職級

單位

專長

吳親恩

副研究員

中研院政治所

比較政治經濟、制度分析、所得與階級、抗爭政治、東亞政治經濟發展

劉麗娟

副教授 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 高齡友善城市治理、長期照顧政策、公共管理、非營利組織管理

左宜恩

副教授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

災害防救、地方治理、中國研究、公共政策分析

李衍儒

助理教授

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

公共政策分析、第三部門與社會企業、各國人事政策與公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政府採購法制與實務、參與民主

王皓平

副研究員

臺灣經濟研究院 地方創生、日本地方治理
王貿 助理教授

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

公共行政(人力資源管理)、公共政策
宋威穎 專案助理教授

弘光科技大學運動休閒學系

都市與地方治理


►國際合作成員:

姓名

職級

單位

專長

黃心怡

助理教授

Faculty Governance and Global Affairs,

Instituut Bestuurskunde, Leiden University
科學與技術政策、創新與區域經濟理論、組織理論、量化研究方法、電子化治理

►研究生成員:

姓名

指導教授

單位

論文主題

徐俊明

王宏文

政治學系

六都議會質詢制度與議員質詢行為

陳佩琪

王宏文

政治學系 立法委員預算提案之影響與限制

鄭峰齊

 

政治學系

育嬰津貼政策效果與復職軌跡
李婕琳 洪美仁 公共事務研究所 台北市街貓友善照護行動方案之回應性評估
孫育弘 王宏文 公共事務研究所 高雄市議員口頭質詢監督強度與情感分析
林亮瑩 吳舜文

公共事務研究所

愛滋病防治政策探析
蘇浩箴 王宏文 公共事務研究所 網路直播對苗栗縣議員口頭質詢監督強度之影響
鄭庭瑜 王宏文

公共事務研究所

高雄市行政首長與市議員之互動分析
許思芹 洪美仁

公共事務研究所

偏鄉青年參與政策之探究

研究團隊的活動情形:

. 研究團隊過去的活動情形

本研究團隊歷年辦理每月工作坊,以及年度地方治理研討會議。2021年至今之兩年間,共舉辦了7場工作坊、2場年度的地方治理學術研討會、3場針對特定議題的實務論壇、及一場針對過去十年台灣地方治理研究回顧與展望的研討會。

.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

本研究團隊成員在針對地方治理績效以及政府重大議題個案上,皆有不少研究成果。本研究團隊成員此兩年內,約有16篇相關期刊論文發表,21篇國內外學術研討會發表的會議論文,以及5篇專書論文發表。另外,這兩年曾經在本團隊之工作坊或研討會發表之文章,估計至少有4篇已發表於國內外期刊(皆為SSCI或TSSCI),研究成果豐碩。

 
研究團隊未來之計畫與目標

. 研究團隊之目標與策略

  • 提升地方治理領域的學術交流與研究品質:
  1. 藉由工作坊以及研討會發表之評論人以及民眾對於研究成果之反饋,能夠深化討論並提升發表者對於地方治理以及政府重大個案相關之研究成果的品質,提升團隊成員之研究能力,並促進文章之發表與能見度。
  2. 藉由工作坊以及研討會,邀集院內外成員參與,以促進相關學術交流與對話。
  • 提供地方政府精進治理能力之建議
  1. 透過研討會或實務論壇之發表成果,對於各級政府之治理提出建言與應用,以提升各級政府治理能力。
  2. 本團隊將針對縣市政府治理有關的議題進行調查研究,例如本年度將針對各縣市民眾線上參與政策之管道及執行狀況進行研究,期望能促使地方政府重視這項議題,並加以改善,讓民眾有更方便的管道參與公共事務之管理。
  • 提升地方政策論述品質及課責
  1. 民眾可由研討會發表之成果瞭解各級政府治理績效,促進政府治理成效之透明度以及民眾課責。
  2. 本團隊持續針對地方議會之運作,及政府行政官員與議員之互動等相關研究,來探討地方政策之議事品質與課責狀況,希望能透過研究結果來提升地方政策之論述品質與課責狀況。

. 未來兩年之活動計畫

  • 專題工作坊以及年度學術研討會:

本團隊將舉辦數場學術工作坊以及年度地方治理研討會,希望藉由學術交流,促進學術理論上之對話,提升政府實務上之治理能力與績效。預計邀請之講者/評論人,除本研究團隊之成員外,亦包含: 1. 本校公共事務領域畢業之博士及目前在學博士生: 以促進本系所博士/博士生對於研究之培訓 2. 校外專家學者:促進與校外專家學者之學術交流 3. 東亞(如日韓新加坡)學者: 促進與國外大學之交流,並因應本校國際化之目標。

  • 地方政府民眾參與評鑑:

本研究團隊除舉辦上述之工作坊及研討會外,亦每年進行地方政府民眾參與程度之評鑑,以瞭解地方政府民眾參與之實務成效,並希冀能以此評鑑結果促進地方政策之民眾參與程度。研究成果將擇日於年底發表。

  • 地方議會運作及互動之持續研究:

民眾選出縣市議員來監督政府,議員們的主要職責包含立法、審查預算、及監督問政等,其中議員的質詢會對行政首長帶來很大壓力,且也是最被民眾注意的監督方式,因此縣市議員的質詢品質,與官員的互動狀況,及可能的影響因素,是本團隊長年以來研究的重點,未來也將持續,以探索目前縣市議會的運作及互動狀況,並提出相關建議,以提升政策討論的品質與對行政部門的課責

  • 實務論壇:

本團隊亦與其他機關或學會,針對某些近期較具爭議且重大之特定議題,共同舉辦實務性的論壇,發表學術界的看法與觀點,提供參政者及民眾參考。

 

 

 

 

 

 

 

 

 

 

 

 

 

研究主題 

研究議題概述:

兩岸談判就議題的政治性來分,可分為高政治性及低政治性兩大類。前者如和平協議、中程協議、統一或統合協議、軍事互信機制,後者如通航協議、觀光協議、兩岸經濟架構協議(ECFA)等等。兩岸自從1987年恢復往來以降,雖然未曾簽署任何政治性協議,但是非政治性協議,在1993年簽署了四項,2008-2016年則簽署達20餘項。準此,兩岸協商是兩岸關係中一個相當重要的主題,值得學界加以深入研究,不僅有其學術貢獻,亦可作為政府智庫的角色。

尤有進者,兩岸談判已從過去的經貿等低政治性議題,逐漸進入高政治議題的所謂「深水區」。就我方而言,政治議題的談判為的是換得兩岸的和平相處與臺灣的長治久安;但是就北京而言,政治談判的最高目標在於「和平統一」,即使一時之間無法達成統一的目標,至少也能達到一種統一前的特殊政治安排,迫使臺灣逐漸走向統一的道路。

2008-2016年馬英九總統主政期間,由於馬政府接受北京所設定的「九二共識」、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兩岸因此加速往來,除了前述簽署多項經貿、共打犯罪等低政治性協議外,兩岸事務主管層級的「王張會」、「夏張會」亦舉辦多次,最後的高峰則是2015年11月7日兩岸領導人會面的「馬習會」,這一步一步的鋪陳多由北京所主導,為的是兩岸政治談判。

2016年5月20日後,臺灣換由獨派色彩的民進黨執政,由於不接受北京所設定的「九二共識」、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兩岸的談判陷於停頓。但北京的腳步並沒有停下來,開始片面設定兩岸政治談判的議程。2018年臺灣「九合一」地方選舉民進黨慘敗,一般認為接下來的2020總統大選民進黨也無法勝選,政黨將再度輪替。習近平因此在2019年元月2日提出「習五條」,在其中的第二條特別提到要:「探索『兩制』台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鄭重倡議,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兩岸各政黨、各界別推舉代表性人士,就兩岸關係和民族未來開展廣泛深入的民主協商,就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達成制度性安排。」

這是北京正式提出兩岸政治談判的議題與議程,方式是透過「民主協商」,目標是「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此舉引起當時執政的蔡政府極力反對,拒絕「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成為民進黨2020總統大選的競選主軸,獲得臺灣社會普遍的共識,蔡英文因此獲得817萬選票,以從未有的高票獲得連任。這對北京當然是一種打擊,因此有一段很長的時間,不再提到「習五條」,尤其是「一國兩制臺灣方案」。

但是2022年臺灣「九合一」地方選舉,民進黨再度慘敗,又讓北京燃起了來年臺灣會再度政黨輪替的希望。因此,新上任的國台辦主任宋濤在2023年第1期《兩岸關係》雜誌發表題為《攜手奮鬥 共創偉業》的新年寄語,其中提到:「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基礎上,與臺灣各界有識之士就兩岸關係和國家統一開展廣泛深入協商,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這些寄語簡單來講,就是:(一)要與臺灣各界有識之士,就兩岸關係和國家統一開展廣泛深入協商;(二)其協商目標,是為了推進統一進展。此為習五條內容:探索「兩制」臺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

不僅如此,針對兩制民主協商,北京的對台工作會議已作出四階段框架:

(一)第一階段為交流試探,以學術、基層、台青、政治人物交流,了解臺灣方面是否願意參與,或是藉民間交流名義,強調臺灣人士已經參與。

(二)第二階段為正式進行,如果臺灣方面不願意派員參加,則中共單方為之,與中共及八大民主黨派中籍貫為臺灣者,正式進行統一方案協商。

(三)第三階段為理論和方案推出,先擬定統一臺灣的頂層設計,而後全國政協宣布兩制臺灣方案。

(四)第四階段為立基於統一方案,完善統一臺灣有關立法,諸如臺灣基本法、追懲台獨份子法等等。

 

為了落實上述的框架,北京已將今(2023)年界定為「民主協商元年」。針對今年的民主協商工作,擬定三大方向:

(一)所有大陸主辦學術研討會,皆以兩岸融合、協商和平發展,賦予兩岸學者共商統一的意義。

(二)臺灣的政治人物訪陸時,大陸會主動提「協商統一」的時間已到,他們或許會說時間尚未到,或是中華民國、臺灣政治地位問題的任何主張,對大陸而言,只要不台獨,任何主張,都是民主協商的進程。

(三)臺灣的基層團體到大陸訪問交流,只要他們說兩岸一家、都是中國人等表述,就是踏入共商統一第一步。

 

從上述北京主動、片面作為來看,兩岸政治談判已變成一個迫在眉睫的議題,但是臺灣準備好了沒有?我們如何應對北京界定的「民主協商」?如果我要打破北京的「民主協商」,替代方案是什麼?同時,如果真正進入政治談判,我們將準備怎樣的談判方案,對方可能的版本為何?國會如何監督政治談判,民意又如何反應,甚至美方的立場為何?凡此種種都值得深入研究,並及早準備。

基於上述的目的,並為兼顧學術及政府智庫的雙重角色,「中國大陸研究中心」遂於2016年成立「兩岸談判研究團隊」,由曾任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的國發所陳明通教授主持,成員中更邀請到國發所周繼祥教授,周教授曾任專司兩岸談判的海基會副董事長兼副秘書長。目前陳周兩人雖皆已退休,但是他們豐富的理論與實務經驗是本研究團隊隨時請益的對象,再配合多位兩岸關係以及談判賽局博奕理論的專家學者,打造了本研究團隊最堅強的陣容並設定國會監督、民意反應、北京態度、美方的態度及談判博奕等的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議題領域

研究面向

相關重大議題

國會監督

兩岸談判監督條例

政治及非政治談判

民意反應

定期民調民眾對兩岸談判的態度

政治談判相關議題

北京的態度

中國官方及涉台智庫

政治談判可能內容

美方的態度

美國官方及智庫

政治談判美方角色

談判博奕

兩岸談判的博奕分析

政治及非政治談判

研究人力

召集人周嘉辰副教授_ (Email: chelseachou@ntu.edu.tw TEL:02-3366-3351  )

聯絡人林琬婷幹事_(Email: ntuccs@ntu.edu.tw  TEL: 02-3366-3366 #55693 )

院內合作成員

姓名

職級

單位

專長

周嘉辰

副教授

國發所

中國大陸研究

周繼祥

兼任教授

國發所

中國大陸研究

研究生成員

姓名

指導教授

單位

論文主題

溫賈舒

陳明通

國發所

 

 

研究團隊過去的活動情形

本研究團隊過去兩年間主要的活動與成果如下:

(一)進行民意調查。本研究團隊自2015年起,每年進行一次的「兩岸政治談判民意調查」,至今已累計了七次年度調查資料,另加一次2015年「馬習會」後的特別調查資料。

(二)舉辦座談會。本研究團隊亦與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桃園市政府舉辦多次有關兩岸關係的座談會,包括: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與兩岸關係」座談會,2021年「美中競逐與兩岸關係」座談會,邀請周繼祥、陳明通、蔡季廷、賴怡忠、董立文、洪耀南、張五岳、顏建發、亓樂義等多位學者專家參加,獲致不錯的成果。

(三)提供研究生論文寫作民調資料。過去兩年共有兩本碩士論文使用本研究團隊所蒐集的民調資料,分別是:康育菱,2020,臺灣民眾對美國安全承諾的信任變遷研究:2018-2020三波調查的分析;胡隨芸,2022,兩岸政治談判的基礎與結果。

研究團隊未來之計畫與目標

鑑於北京當局已將今(2023)年界定為「民主協商元年」,並針對今年的民主協商工作,擬定三大方向。這本質是一項統戰的工作,因此未來兩年本研究團隊的目標,將置重於反統戰研究,破解北京所片面設定的「民主協商」賽局。

主要的研究計畫包括:

(一)掌握民意動向:持續進行相關的民意調查,瞭解民眾對兩岸政治談判的支持走向、談判方案以及比較信任國內哪些政黨及政治人物去進行政治談判。

(二)探討「民主協商」:從過去國共鬥爭的歷史重新去瞭解什麼是北京所界定的「民主協商」,而當下的兩岸交流又如何避免被界定為與北京共襄「民主協商」。

(三)密注兩岸政治談判的認知作戰:認知作戰是兩岸政治談判一個很重要的面向,從談判議題的設定、談判主導權的爭奪、談判方案的爭辯與妥協、談判的成局與破局,凡此種種認知作戰均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影響談判的成果。

研究議題概要:

本核心群透過跨社會、地理及生傳領域的學者,研究多樣化移民路徑和其對台灣社會人口、勞動力、認同、生活方式甚至價值取向的影響。五項子計畫分別細緻不同母國新二代間的認同差異,聚焦台灣爭取技術人才的移民政策,檢視婚配移民對鄉間勞動力及生產力的長期影響,理解跨境婚姻中的港妻在台預期與現實落差的解魅歷程,以及藉由剖析國內外人工生殖科技資料勾勒跨國使用的型態和比較管制風險的趨勢。透過子計畫個別和集結的比較,整體計畫將台灣正經歷的跨國遷移和內部人口轉型置於區域連動和全球化發展的脈絡下,有望對東亞遷徙及人口研究做出貢獻,也能提供國際學界第二次人口轉型理論區域性的視角並與其對話。

研究人力:
召集人:黃長玲 (Email: changling@ntu.edu.tw TEL:68347)
聯絡人:張祥雲 (Email:ntugarc@ntu.edu.tw TEL: 55640)

►院內合作成員:

姓名

職級

單位

專長

曾嬿芬

教授

臺大社會系

國際移民、移民政策

吳嘉苓

教授

臺大社會系

生殖科技、科技與社會研究

郭貞蘭

副教授

臺大社會系

家庭社會學、人口與社會變遷、量化研究方法、

鍾瑋芸

研究員

臺大社會科學院

遷移、家庭、性別

呂青湖

副教授

臺大社會系

家庭社會學、性別研究

陳毓文

教授

臺大社工系

青少年福利與服務、量化研究方法、社會統計

楊培珊

教授

臺大社工系

長期照護、老人福利

趙曉芳

教授

臺大社工系

長期照顧、社福大數據分析

►院外合作成員:

姓名

職級

單位

專長

陳玉華

副教授

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

家庭人口學、鄉村社區發展、發展社會學、社會調查研究方法

王驥懋

助理教授

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

鄉村社會學、鄉村發展、農業科技與社會、全球農糧生產網絡

黃宗儀

教授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生命政治與文化治理、社會新主體/文化身份、社會/文化文本與論述分析

►國際合作成員:

姓名

職級

單位

專長

孫志硯

助理教授

美國維拉諾瓦大學社會系

人口與遷移、家庭社會學、全球化與不平等

HaeRan Shin

教授

韓國首爾大學地理系

政治地理學、都市治理

Hyunjoo Jung

副教授

韓國首爾大學環境設計學系

空間與性別、遷移與全球化

►研究生成員:

姓名

指導教授

單位

論文主題

劉千萍

藍佩嘉

臺大國發所

 

研究團隊的活動情形:

本研究群以每月一次的周期固定交流研究進度、組織論壇於國內研討會發表,並與國際學人合辦跨國研討會。研究群於2022年台灣女性學學會年度研討會「性別、空間與(不)移動」依主題進行發表,亦於同年台灣社會學年會合組論壇「跨國流動中的新生與能動性」進行發表。目前個子計畫都陸續將研究成果改寫為中英文期刊發表,同時正組織發表special issue的工作。國際合作方面,核心研究群於2021年7月1日與首爾大學於線上舉辦台韓移民研究工作坊Asian Migration Workshop,邀集來自臺灣、南韓、日本、新加坡四地的學者交流亞洲國際遷移的學術新發展。會議分成兩個主題:Marriage Migration、Migrant Workers兩場發表,以及一場討論COVID-19如何對遷移現象帶來影響的圓桌論壇。同年代表臺大社科院參與2021臺大-東大雙邊會議 (Tokyo-NTU Joint Conference: Social Impacts of Covid-19 in Japan and Taiwan 2021),由研究團隊與東京大學當代日本研究中心(Centre for Contemporary Japanese Studies)共同舉辦線上論壇:Social Impacts of Covid-19 on Japan and Taiwan於12月9日線上進行,共有兩個場次的發表,由中心成員分別發表疫情對社會、家庭的衝擊,匯聚來自臺、日、香港三地的學者聽眾一同參加。

研究團隊未來之計畫與目標:

團隊正在進行將各自的發表以special issue或專書性質出版的整合工作。國際合作方面,即將於2023年4月5~6日與韓國首爾大學亞洲研究中心(SNUAC)合辦移民國際工作坊(NTUGARC-SNUAC Joint Migration Workshop),台韓兩地共有七位社會、地理與人類學者將在遷移的主題下發表關於人口、親職、婚姻的比較研究。七月預計將主辦國際研討會Transnational Families and the Second Generation in Asia,邀請美國、南韓、日本、菲律賓與國內學者探討亞洲跨國家庭與新二代如何在各亞洲國家的政經脈絡與政策架構下協商親職與個人文化國族認同。會議上發表之論文預計將以專業學術期刊論文或專書的形式發表。最後,研究團隊計畫與社會系呂清湖教授、以及美國維拉諾瓦大學孫志硯教授於2023-24舉辦Hybrid Transnational Social Protection in Global Asia: (Re)constructing Safety Nets across Borders國際研討會,本研討會預計邀請來自美國、新加坡、韓國、香港共15位學者出席發表

A.研究主題 

研究議題概述:以經濟學實驗方法研究各種社會科學議題,包括驗證經濟理論的行為實驗,與心理學對話、研究經濟理論的神經科學基礎的神經經濟學,以及進行政策效果分析的現場隨機實驗。

可能的研究方向:

議題領域

可能的研究面向

相關重大議題

行為實驗

驗證經濟理論、提供新事實、設計新的誘因機制、文化如何影響行為

政策施行前即可先用實驗檢驗是否有預期外效果、儒家文化如何影響台灣人的行為

神經經濟學

經濟理論的神經科學基礎、使用神經科學工具來研究經濟學問題

如何避免因為老化等神經生理影響導致的錯誤決策?如何教人學會做較好的決定?

現場隨機實驗

分析扶貧或教育政策的效果、政治經濟學現場實驗

如何事後評估政策的效果、媒體消費如何影響投票行為

B.研究人力

  1. 召集人王道一 (Email: josephw@ntu.edu.tw    TEL: 3366-8411)
  2. 聯絡人:吳曉芳 (Email: hfwu@ntu.edu.tw    TEL: x55675)
  3. 院內合作成員 

姓名

職級

單位

專長

黃貞穎

教授

經濟學系

神經經濟學

林明仁

教授

經濟學系

勞動經濟學

張佑宗

教授

政治學系

比較民主化,社會科學方法論

陳儀

副教授

經濟學系

實驗經濟學、發展經濟學

江淳芳

副教授

經濟學系

政治經濟學

童涵浦

副教授

政治學系

比較政治、政治決策的神經基礎

  1. 院外合作成員

姓名

職級

單位

專長

楊建成

特聘研究員

中研院經濟研究所

公共經濟學

郭文瑞

教授

陽明大學神經所

認知神經科學

吳仕煒

教授

陽明大學神經所

行為決策及其神經科學基礎

吳恩賜

副教授

腦與心智研究所

神經科學、老人行為決策

鄧軫元

副教授

台北大學財政學系

公共經濟學、實驗經濟學

陳依依

副教授

逢甲大學經濟學系

實驗經濟學

吳建德

副教授

職能治療學系

認知神經科學、神經功能造影(ERP, fMRI)、知覺以及注意力功能

陳嘉雯

副研究員

中研院人社中心

產業組織、管制經濟學、應用計量

陳暐

助理教授

農業經濟學系

頓悟式學習

陳瑀屏

助理教授

國際企業系

神經行銷學

葉俊毅

助理教授

心理學系

視覺知覺及其神經科學基礎

蘇昱璇

助理教授

政治大學國發所

發展經濟學、應用個體經濟學、量化研究、經濟發展研究法

陳俊廷

助理教授

台北大學經濟學系

網路經濟學、賽局理論

  1. 國際合作成員 

姓名

職級

單位

專長

Colin F. Camerer

Robert Kirby Professor

Division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altech

Neuroeconomics,

Behavioral Economics,

Experimental Economics

Marco Battaglini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Cornell University

Political Economy

Tomas Sjöström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Rutgers University

Game Theo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uroeconomics,

Elaine M. Liu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Houston

Development Economics, Labor Economics, Health Economics

Juanjuan Meng

Professor

Guanghua School of Management,

Peking University                              

Behavioral Economics, Behavioral Finance,

Applied Microeconomics

Patrick DeJarnette

Associate Professor

FPSE,

Waseda University

Experimental Economics, Labor Economics, Behavioral Econonmics

Ian Krajbich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UCLA

Neuroeconomics

Wooyoung Lim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HKUST

Game Theory, Experimental Economics

Ernest K. Lai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Lehigh University

Game Theory, Experimental Economics

Robert Ostling

Professor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tudies,

Stockholm University

Applied Microeconomics, Behavioral Economics

Erik Mohlin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Lund University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Learning, Bounded Rationality

Po-Hsuan Lin

PhD student

Division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altech

Microeconomic Theory, Behavioral Economics, Experimental Economics

Meng-Jhang Fong

PhD student

Division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altech

Behavioral Economics, Experimental Economics, Applied Game Theory

Andrew D. Foster

George and Nancy Parker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Brown Univers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Louis Putterman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Brown University

Experimental Economics, Developmental Economics

Kenju Kamei

Professor

Faculty of Economics, Keio University

Behavioral and Experimental Economics, Public Economics

Tai-Sen He

Assistant Professor

Economics Programme,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Behavioral and Experimental Economics

Yohanes Eko Riyanto

Professor

Economics Programme,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Experimental and Behavioral Economics

  1. 研究生成員

姓名

指導教授

單位

論文主題

呂越

王道一

經濟系

(博士班)

許雨翔

王道一

經濟系

(碩士班)

翁維謙

王道一

經濟系

(碩士班)

王鼎崴

王道一

經濟系

(碩士班)

劉彥均

王道一

經濟系

(碩士班)

康柏賢

王道一

經濟系

(大學部)

鄭宗弘

王道一

經濟系

(大學部)

胡將相

陳儀

經濟系

(碩士班)

黃家恩

陳儀

經濟系

(碩士班)

廖信雅

陳儀

經濟系

(碩士班)

蔡馥亘

陳儀

經濟系

(碩士班)

蕭聖諺

陳儀

經濟系

(碩士班)

高敬媛

陳暐

農經系

(碩士班)

朱世全

陳暐

農經系

(碩士班)

張瑋宸

徐永豐

心理系

(大學部)

林咏壎

(尚無)

數學系

(大學部)

 

C.研究團隊過去的活動情形

每週一次lab meeting請人輪流報告正在進行的研究,不管是文獻回顧、實驗設計、初步實驗結果或是完整的論文初稿,時間配合同學修課與外地老師的時間,目前是安排在週二下午3:30-4:30pm

D.研究團隊未來之計畫與目標

繼續每週的lab meeting。安排每月一次實驗室外活動,比如說騎腳踏車從公館到淡水。

 

 

A.研究主題 

研究議題概述: 由上次評估後至今,本團隊在三個主題領域中進行了研究活動或出版,分述如下:

1.在新冠疫情以及習近平時代加強國內的威權管制情況下,在台灣的中國大陸研究者,若無法進行面對面的實體田野調查,尚有哪些替代方案。本團隊與合作單位在研究過程中,所觸及的途徑包括文字探勘(text mining)、線上實驗(online experiment)、數位訪談(digital interview)、歷史研究(historical research)、檔案分析(achieve analysis)、與跨國比較研究(cross-national comparison)等,均是當前社會科學界重視且可行的研究方案。

2.習近平時代的中國大陸,其制度與政策變遷當中,所顯現的「數位威權主義」屬性,愈來愈明顯。而此種演進趨勢反映在對外(尤其是對台)的行為中,影響最大的其中一個層面,就是所謂「認知作戰」。因此,本團隊與合作單位,邀集校內外學者,共同舉辦「認知領域作戰」學術研討會,即將於2023年在TSSCI期刊出版專號。

3.同樣在關注習近平時代中國大陸數位威權主義的視角下,本團隊整合社科院和校外研究人力,聚焦於中國大陸內部治理和外部政策的特定議題上(包括「從人民日報看中共的統治意識型態:一個大數據文字探勘的應用」、「數位威權體制之數位平台監理與隱私保護」、「轉移注意力的對外論述:中國大陸的國內社會爭議如何影響其民族主義發展」、「中國大陸對外行為中聽眾成本的重新評估:訊號強度、網路爬蟲、文字探勘」、「以武器化互賴概念分析中國私有金融科技平台與私有綠色金融科技在一帶一路與數位絲路國家的發展」),從20212022年,舉辦多次內部研討會議,並於202212月,向國科會提交「數位視角下的中國大陸內部治理與對外影響」的整合型專題研究計畫案。

B.研究人力

召集人徐斯勤 (Email: schsu01@ntu.edu.tw,  TEL: 0911285314)

聯絡人林琬婷 (Email: ntuccs@ntu.edu.twTEL:3363366分機55693)

  1. 院內合作成員 

姓名

職級

單位

專長

徐斯勤

教授

政治系

中國大陸研究

施世駿

教授

國發所

中國大陸研究

蔡季廷

副教授

政治系

中國大陸研究與國際法

童涵浦

副教授

政治系

中國大陸研究

周嘉辰

副教授

國發所

中國大陸研究

郭銘峰

副教授

政治系

中國大陸研究

鄧志松

副教授

國發所

中國大陸研究

劉秋婉

助理教授

國發所

中國大陸研究

張貴閔

助理教授

政治系

中國大陸研究

尹麗喬

特約研究員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國大陸研究

  1. 院外合作成員 

姓名

職級

單位

專長

簡旭伸

教授

台大地理資源環境系

中國大陸研究

黃樹民

院長/院士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中研院

中國大陸研究

寇健文

教授/主任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中國大陸研究

冷則剛

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

中國大陸研究

王信賢

教授/所長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中國大陸研究

蔡文軒

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

中國大陸研究

蔡中民

教授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

中國大陸研究

劉致賢

教授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中國大陸研究

林宗弘

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中國大陸研究

沈秀華

副教授

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中國大陸研究

黃信豪

教授

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中國大陸研究

陳至潔

副教授

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中國大陸研究

林義鈞

副教授/所長

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中國大陸研究

張廖年仲

助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

中國大陸研究

傅文成

教授

國防大學新聞系

國家傳播行為

 

副教授

政治大學東亞所

中國大陸宗教發展

李明軒

助理教授

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

數位發展與隱私權法律規範

  1. 國際合作成員

姓名

職級

單位

專長

Tony Saich

Professor

Kennedy School, Harvard University

China Studies

Edward Cunningham

Executive Director

Ash Center for Democratic Governance and Innov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China Studies

Suisheng Zhao

Professor

Josef Korbel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Denver

China studies

 

C.研究團隊過去的活動情形

按照前述三大研究主題方向,簡述如下。

1.與合作單位本校社科院、國發所、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於2022531日,共同主辦「跨學科的中國研究:理論、經驗研究與方法」工作坊,採取線上WEBEX會議形式,共計六個場次,匯聚校內外二十餘位學者專家進行討論,成果豐碩。

2.本團隊與遠景基金會,於2022621日,共同主辦「認知領域作戰」學術研討會,共計發表九篇相關論文。論文發表人,根據研討會中的討論意見,進行修改,並將論文稿提供給遠景基金會季刊(國內TSSCI期刊)進行投稿。該季刊預計將於20236月出版認知領域作戰專號,刊載通過匿名審查的論文,並標示本中心和本團隊在此一研究活動中的夥伴協力角色。

3.數位視角研究團隊,從20212022年,共進行了六次內部研討會議,明確化研究團隊共同的研究主軸,而後進行分工。團隊成員在會議中,分次提出研究構想,並交換意見。從20228月開始,團隊成員進行整合型研究計畫的設計與撰寫,由本中心主任徐斯勤擔任整合型計畫主持人,包括五個子計畫,於202212月以線上繳交方式提交國科會,申請補助。

D.研究團隊未來之計畫與目標

以上三項研究主題方向的未來兩年計畫和目標:

1.將前次工作坊的發表內容,以具體文字化方式,進行充實或修改,發表於本中心網頁。

2.爭取在遠景基金會季刊,出版至少兩次「認知領域作戰」專號,擴大本中心影響力。

3.在整合型計畫獲得通過補助的前提下,協助團隊成員進行研究、參與國際會議、進行個別發表與集體出版。

A.研究主題 

研究議題概述:有鑒於東亞地區的豐富文獻和歷史發展的特殊性,本團隊聚焦於東亞經驗(兼傳統與現代),結合史學的觀點和意識,檢視主流國際關係理論之適用性,特別是針對所謂「中國崛起」現象,探索國關與歷史兩大領域的對話空間。

B.研究人力

  1. 召集人李宥霆 (Email: ytandylee@ntu.edu.tw  TEL: 3366-3337)
  2. 聯絡人李宥霆 (Email: ytandylee@ntu.edu.tw  TEL: 3366-3337)
  3. 院內合作成員

姓名

職級

單位

專長

吳玉山

教授

政治學系

中國大陸研究,俄羅斯及東歐研究,比較社會主義政經轉型,族群政治,國際關係理論

張登及

教授

政治學系

中共外交史與外交政策,國際關係理論,中共政治史與共黨理論,古典社會學理論

鄧志松

副教授

國家發展研究所

空間分析,地理資訊系統,公共政策分析,政治發展

唐欣偉

副教授

政治學系

國際關係理論,國際政治史,安全與戰略,亞太區域研究

童涵浦

副教授

政治學系

國際政治經濟學,比較政治

周嘉辰

副教授

國家發展研究所

比較政治經濟,比較威權主義,中國大陸政治

李宥霆

副教授

國家發展研究所

東亞歷史與文化,近代中、日、印思想及比較

  1. 院外合作成員 

姓名

職級

單位

專長

李明輝

特聘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儒家哲學、康德哲學、倫理學

黃克武

特聘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中國近代思想史、文化史

林遠澤

教授

政治大學哲學系

哈伯瑪斯哲學、德國古典語言哲學、倫理學、中國哲學

  1. 國際合作成員

姓名

職級

單位

專長

林孝庭

研究員

胡佛研究所

近代中國政治、外交、軍事、邊疆與少數民族問題

松田康博

教授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

東亞國際政治

常成

副教授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

冷戰史、中美關係史

Barak Kushner

教授

Asian and Middle Easter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UK

Modern East Asian history

Bart Dessein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Ghent University, Belgium

Chinese history and literature, Buddhist philosophy

C.研究團隊過去的活動情形

團隊成立於2019年底,不久即遭逢疫情,故一直未有效運作,2022年底因應防疫法規鬆綁,故規劃了以普及知識、雅俗共賞為宗旨的「國關與歷史跨領域對話線上沙龍」。沙龍於10月25、26兩日上午舉行,邀請吳玉山、林孝庭、李明輝、黃克武等四位講者從各自的專業角度分享研究心得,並與團隊成員對話。講座的參與者眾且討論熱烈,確證了國關與歷史儘管研究方法有異,但須攜手並進,方能深入地理解詭譎多變的世界情勢。

D.研究團隊未來之計畫與目標

2023年預計仍將舉行講座或會議,採實體與線上並行,也有可能與院外單位、國外大學合辦;除此之外,亦規劃辦理一至二次成員聚會,探討於2024年出版期刊專號或論文集的可能性。

A.研究主題

研究議題概述:

2019年成立本研究團隊,透過本校臺灣歐洲聯盟中心、臺大歐盟卓越中心既有的研究能量與跨國網絡鏈結基礎上,匯集臺大校內專家學者與跨國研究團隊,進行臺灣與歐洲共同研究案。

議題領域

可能的研究面向

相關重大議題

歐洲在印太角色?區域對歐盟2022-2025年印太戰略之政策

(歐洲跨國研究案)

歐盟印大策略七大優先項目

 

永續與包容性繁榮;綠色轉型;海洋治理;數位治理和夥伴關係;連結性;安全和國防及人類安全

歐洲整合

(舉辦論壇)

  1. 歐洲政治經濟
  2. 歐洲文化、語言、藝術、建築、音樂、文化遺產、文化觀光、教育
  3. 歐洲環境與科技

歐元發展、歐洲政治變遷、歐洲整合之未來

新情勢下歐盟決策流程

(出版專書)

2009年《里斯本條約》生效後歐盟組織與決策的改革與發展為主

貿易政策、安全防衛、民粹主義、烏克蘭危機、英國脫歐、新冠疫情、軍事倡議、氣候變遷、綠色新政、區域治理概念

歐盟與兩岸的關係與交流

(出版專書)

歐盟經濟發展的危機與轉機

德國面對現今通膨引發的經濟影響、歐盟因應中美競爭下的立場、歐盟未來的經濟轉型方向、俄烏戰爭的影響

B.研究人力 

召集人蘇宏達 (Email: hdsu@ntu.edu.tw  TEL:02-33663366 ext. 68357)

聯絡人鄭家慶  (Email: marccheng@gmail.com TEL: 02-33663366 ext. 55794)

  1. 院內合作成員

姓名

職級

單位

專長

蘇宏達

教授

政治學系

西洋外交史、歐洲聯盟、跨國統合運動及理論

陳淳文

教授

公共事務研究所

歐盟法、行政法、民主理論

劉好迪

Adrian Rauchfleisch

副教授

新聞研究所

社群媒體、新聞學、政治傳播、傳播學方法、社群網路分析

鄭家慶

執行長

臺灣歐洲聯盟中心

歐洲聯盟、歐盟外交政策、法國外交

  1. 院外合作成員

姓名

職級

單位

專長

張台麟

教授

佛光大學

公共事務學系

歐洲聯盟、法語教學與翻譯、法國政府與政治、法語國家之文教、比較公共政策專題、國際關係

張淑英

教授

臺灣大學

外文系

拉丁美洲文學、西班牙文學、西班牙語教學、中西翻譯

蘇卓馨

副教授

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

區域整合、歐洲聯盟、國際關係理論

李仲軒

助理教授

中山大學

中國與

亞太區域研究所

憲法學、行政法、國際公法

環境法、氣候變遷法、永續發展法、科技、政策與法律 

風險治理、跨國多層次治理、區域比較法研究、法律與社會

張詠詠

助理教授

東華大學

亞太區域研究

博士班

區域研究、區域整合、印太研究、東協研究、中國外交政策與對外關係

陳蔚芳

副教授

東海大學

政治學系

歐盟政治與制度、歐洲國際關係、區域整合

陳麒安

研究學者

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

國際關係理論、歐洲安全、美國外交政策、中國外交政策

蔡沛倫

助理教授

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

國際人權法與人道法、難民法、國際公法、國際爭端解決

賴昀辰

副教授

東華大學

亞太公共行政學系

國際關係、歐盟研究、外交政策

  1. 國際合作成員 

姓名

職級

單位

專長

Martin Holland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Canterbury, New Zealand

European Union, European politics, Perceptions, The EU in the World

Nicholas Ross Smith

Senior Research Fellow

University of Canterbury, New Zeal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Geopolitics & geoeconomics

Serena Kelly

Senior Lecturer

University of Canterbury, New Zealand

European diplomacy,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Media analysis, Elite perceptions, Public opinion, The EU as an international actor

Jenny Wilson

Project Manager

University of Canterbury, New Zealand

European Union

Matt Castle

Lecturer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Political Scienc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Law, International Trade Law, Globalisation and Culture

Anne McNaughton

Senior Lecturer

Australia National University

Commercial And Contract Law, Comparative Law, Law And Society, International Trade Law, Other Law And Legal Studies

Bruce Wilson

Professor

RMIT Universi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rning and work; organisational change and work design; the workplace implications of new technologies, especially in service industry environments.

Paul Bacon

Professor

Waseda University

Inter-regionalism (Europe and Asia), Comparative Regionalism (Europe and Asia), Human Rights Promotion and Protection

Kumiko Haba

Professor

Kanagawa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uropea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EU and NATO Enlargement, Regional Integratio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Minority studies

Sunghoon Park

Professor

Korea University

Trade, European Un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EU & European Studies, European Politics

Muhadi Suigorno

Senior Lecturer

Universitas Gadjah Mada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Theory, Global Governance and Globalization Studies, Peace and Security Studies, Comparative Regionalism

Sheetal Sharma

Assistant Professor

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

Culture and Society in Europe, Gender and Empowerment of women, 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s, Sociological theories

Natthanan Kunnamas

Assistant Professor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European Studies

Richard Whitman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Kent

Conceptualising the international role and presence of the EU, The EU foreign policy within a wider European and global context, Comparative foreign policy making and European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Vlad Vergonya

Lecturer

Tallin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trategic communication, Europe's as well as NATO' interactions with the Asia-Pacific, the EU and its neighbourhood and the Belt and Road Initative.

Nigel Healey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Limerick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ransnational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management.

Tobias Theiler

Assistant Professor

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olitical psychology, sociology of the state.

Michael Reiterer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Brussels School of Governance

EU-Asia relations. EU foreign policy, EU-Asia relations in particular with Japan and Korea, inter-regionalism, security issues, human rights

Emilian Kavalski

Professor

Jagellonian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omplexity Theory, European Union, China, India

Juan Luis Manfredi

Professor

Universidad de Castilla-La Mancha

Public diplomacy and propaganda,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iplomacy

Jorn Gottwald

Professor

Ruhr-Universitat Bochum

Domestic sources of China new roles in global politics; politics of financial market regulation in China and Europe; EU-China relations

Frederick Ponjaert

Professor

Université Libre de Bruxelles

comparative regionalism”, “EU external action” and “EU-East Asian Relations” as well as “Japanese Foreign Policy”

Robert Kissack

Associate Professor

Institut Barcelona d'Estudis Internacionals

European Union foreign Polic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Karoline Pomorska

Associate Professor

Leiden University

European Union’s foreign policy, Politics in Poland

Niels Van Willigen

Associate Professor

Leiden University

Diplomacy, European Security, Foreign Polic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olitical Science,

Security Studies, United Nations

Heidrun Maurer

Associate Fellow

Universität für Weiterbildung Krems (Donau University)

European States, Diplomacy &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Politics of European foreign policy-making

C.研究團隊過去的活動情形

第一項,2022年,本校臺灣歐洲聯盟中心應紐西蘭大學坎特伯雷大學(University of Canterbury)邀請加入歐盟莫內網路計畫「歐洲在印太角色?區域對歐盟2022-2025年印太戰略之政策」(EUIP),為臺灣歐盟研究社群迄今參與過最大規模的歐盟計畫,計劃期間由 2022 年到 2025 年截止,總經費達 959,993 歐元。該計畫參與國家橫跨歐洲、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包含英國、愛爾蘭、比利時、荷蘭、德國、波蘭、奧地利、馬爾他、西班牙、愛沙尼亞、印度、中國大陸、韓國、日本、臺灣、泰國、印尼、澳洲及紐西蘭等國共27所大學參與。今年2月6日中心主任、臺大社科院院長蘇宏達教授偕同臺灣歐洲聯盟中心鄭家慶執行長出席於泰國曼谷舉辦之首場計畫啟動會議,歐盟駐泰國大使David Daly也蒞會演講。返台後立即籌備國內EUIP研究群並於3月24日假臺大社科院舉辦國內首場EUIP研究群啟動會議。

第二項,已辦理多場學術研討會,邀集歐洲研究相關學者針對歐洲之重要議題,進行發表與交流,目的是推動歐洲研究普及至公民社會。

第三項,則是推動關於歐洲聯盟的教學與研究、出版高品質的學術專書,集合了國內十位專家學者,針對歐盟組織與獨特的決策流程,提出了十篇論文,預計2023年底出版為專書。

第四項,俄烏軍事武裝衝突導致全球國際地緣政經變化,衝突所在地 - 歐洲國家和歐盟首當其衝,面臨許多挑戰,特別是在經濟層面。因此,集合了兩岸二十位專家學者,提出了二十篇論文,將出版高品質的學術專書,以探討「歐洲經濟」為主題,聚焦探討近年來歐盟國家經濟發展的危機,以及其因應策略、轉型發展方向,預計2024年底出版為專書。

D.研究團隊未來之計畫與目標

上述第一項歐盟莫內網路計畫,我方亦將承辦在印太地區區域研究會議,此舉將有助於歐洲及印太地區學者更加瞭解我方對於歐盟印太戰略相關研究,以及與臺灣相關歐洲研究學者間的交流。

此外,透過電子報、官員訪談、出席暨籌備歐洲研究學術會議、出版期刊專刊及專書出版品等相關活動,提高歐洲在臺灣的能見度及增加臺灣社會各領域對歐洲的認識;結合各領域資源並催生互利互惠的歐洲相關研究計畫;針對不同目標族群,透過跨學科的歐洲議題學術交流,鼓勵新世代投入歐洲相關活動,進而擴大臺灣歐洲研究社群;創建資料庫供歐洲相關政策辯論與討論。

 

A.研究主題 

研究議題概述:

議題

國際關係理論的去殖民化、中國國際關係理論與全球南方知識界的互動、女性主義及後西方國際關係理論動態等等。

後西方國際關係理論與後西方國際關係的實踐

In the post-Western condition, subaltern sites assert their differences at the global level, despite the adoption of Western values and institution at some point in their modern history. Post-Western politics aims to rediscover the silenced post-colonial sites. Such international representation echoes the most lauded value of the post-Western IR—the re-worlding of a site on its own terms. The post-Western agenda complicates the self-other frame in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egemony and subaltern site, conceiving of the post-Western self as a fluid, hybrid process without internal consistency or any fixed destiny. The post-Western agenda is non-Western to the extent that it presumes a site that usually, but not necessarily, lies geographically outside West Europe or North America; the site presumably owns a distinctive geo-cultural root of its own before the arrival of Western modernity. 

The post-Western agenda discovers and records the agency of a sited self to combine and recombine values of all kinds creative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erceived need to survive, make sense, and succeed at its proclaimed site.

—Discursively, the post-Western self appropriates modernist discourses so that notions of sovereignty, progress, individuality, rationalism, liberation, and democracy, among others, acquire different and ever-changing meanings.

—Practically, the post-Western self improvises mechanisms and policies to reconcile conflicting needs and values in order to evade total control, suppression, or conversion, albeit in an institutional disguise that is ostensibly Western.

—Socially, the post-Western self simulates modern identities to win recognition in the world, avoid scrutiny or intervention by the hegemonic power, and confront other contending voices at its respective site or even discursively engage in self-silencing.

Ultimately, the post-Western agenda seeks to voice and reinterpret world politics, resist the synchron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regimes, and, as a result, provincialize the West as a local trajectory. The agenda fulfills all of these on behalf of an unlimited number of silenced and/or emerging subaltern sites. The post-Western agenda adopts a multi-forward moving historiography to provide each identified site with a history of its own. Methodologically, the post-Western agenda relies on genealogy to claim the legitimacy of the current sited practice by showing its root and celebrating the undecidable, coincidental quality of a cultural lineage in the process of evolution. The post-Western agenda, therefore, incorporates the spirit of empirical research, encourages the discovery of the silenced and/or emerging sites, and detects the ever-evolving meanings of practicing IR at the site.

B.研究人力

召集人:張登及教授 (Email: tchang@ntu.edu.tw)

聯絡人廖德融研究助理 (Email: nturaec@gmail.com   TEL: 02-33668316)

  1. 院內合作成員

姓名

職級

單位

專長

石之瑜

教授

台灣大學政治系

國際關係理論

張登及

教授

台灣大學政治系

國際關係理論

郭銘傑

助理教授

台灣大學政治系

國際關係理論

蘇翊豪

助理教授

台灣大學政治系

國際關係理論

李宥霆

助理教授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東亞歷史及思想

姜智恩

副教授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東亞儒學史

  1. 院外合作成員 

姓名

職級

單位

專長

袁易

教授

政治大學國關中心

國際關係理論

王宏仁

副教授

成功大學政治系

國際關係理論

黃瓊萩

副教授

政治大學東亞所

中國大陸研究

楊仕樂

副教授

國防大學戰略所

國際戰略與安全

林炫向

教授

文化大學政治系

西洋政治思想

黃義杰

助理教授

荷蘭萊頓大學

後西方國際關係

曾倚萃

講師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分校

國際政治觀念建構

吳宗翰

助理研究員

國防安全研究院

國際戰略與安全

朱凌毅

助理教授

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

人文地理

阮功松

博士後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

中越關係

林婉萍

博士後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國際關係理論

侯廣豪

副教授

金門大學海洋事務研究所

國家政治

楊雯婷

助理教授

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日本研究學位學程

中日關係

劉泰廷

助理教授

中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國際關係理論

蘇卓馨

副教授

政治大學外交學系

區域整合

  1. 國際合作成員 

姓名

職級

單位

專長

孫天美

助理教授

馬來西亞拉曼大學大眾傳播系

東南亞國際政治

賴劍文

助理教授

印尼總統大學政治系

東南亞國際政治

谷巖杉

博士後研究員

德國拜羅伊特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

國際關係理論

武貴山

研究員

越南社會科學院中國研究所南海研究中心

中越關係

王雨舟

博士生

比利時根特大學漢學系

中國學

  1. 研究生成員

姓名

指導教授

單位

論文主題

廖偉鈞

石之瑜

台灣大學政治系

Geopolitical Constitutions in New Confucianism: The Case of Qian Mu

劉則維

張登及

台灣大學政治系

中共對台策略(1989-2022):以關係性權力不對稱模型之視角分析

袁筱婷

劉曉鵬

台灣大學政治系

從政治革命到經濟影響: 中非關係著述研究 1960-2020

 

C.研究團隊過去的活動情形

  1. 針對研究生與中青生代學者教師連續舉辦六屆後西方國際關係冬令營,不斷累積與擴大台灣相關領域的研究能量。
  2. 同時主辦實體與視訊混合演講活動及跨領域學術交流,激盪團隊的研究思考。

D.研究團隊未來之計畫與目標

  1. 持續舉辦後西方國際關係冬令營,促進研究團隊成員交流研究進展,擴大與國內外相關領域學者合作。
  2. 持續為研究生創造後西方國際關係研究領域環境,鼓勵發展自身問題意識。

研究議題概述:

本研究團隊聚焦於探討與美國相關之議題,並將協助規劃與美國研究、美國對印太區域的影響,美國與東亞比較等相關主題的課程設計。透過國際交流,強化相關議題的研究與教學。

可能的研究方向:

議題領域 可能的研究面向 相關重大議題
美國政治 美國的府會關係、美國的三權分立制度 美國總統的戰爭權
美國社會制度與經濟變遷 美國福利體制與東亞情況比較、美國的氣候變遷政策、全球化對美國經濟的影響 美國社會福利體制改革、美國的淨零碳排政策、對外貿易協定對美國製造業的影響
美國外交政策 美國的外交政策制訂與對亞太地區的影響、美國的對外貿易協定 美國的印太戰略、兩岸關係中的美國角色、近年與美國相關的重大國際事件

研究人力:

召集人:周嘉辰(chelseachou@ntu.edu.tw  Tel:02-3366-3351)

副召集人:唐欣偉(hsinweitang@ntu.edu.tw  Tel:02-3366-8417)

聯絡人:洪曉盈(syhung@ntu.edu.tw  Tel:02-3366-8434)

►院內合作成員:

姓名 職級 單位 專長
周嘉辰 副教授 國家發展研究所 比較政治經濟、威權主義、中國政治
唐欣偉 副教授 政治學系 國際關係理論、國際政治史、安全與戰略、亞太區域研究
蘇宏達 教授 政治學系 西洋外交史、歐洲聯盟、跨國統合運動及理論
徐斯勤 教授 政治學系 國際關係、比較政治
黃旻華 教授 政治學系 民主化、研究方法、社會科學哲學、中東政治
施世駿 教授 國家發展研究所 比較福利國家與社會政策、中國社會福利、歐洲整合
蔡季廷 副教授 政治學系 國際公法、憲法、行政法、國家安全法、法學實證研究
廖小娟 副教授 政治學系 國際衝突、國際關係理論、外交政策與決策分析、東亞區域研究、中美日關係
林敬軒 副教授 社會工作學系 兒童福利、親屬寄養/照顧、家庭支持服務
張國暉 副教授 國家發展研究所 科技與社會、科技政策及治理
劉好迪
Adrian Rauchfleisch
副教授 新聞研究所 社群媒體、新聞學、政治傳播、傳播學方法、社群網路分析
朴至鎬
Ziho Park
助理教授 經濟學系 國際貿易、總體經濟學、都市經濟學

研究團隊活動情形:

本研究團隊的成員之間將相互邀請進行課程演講,以及不定期舉辦討論會。本研究團隊也將協助規劃臺大與UCLA合辦的暑期密集課程。此密集課程預計三週,於每年六月中下旬開始。密集課程的主題為美國研究,涵蓋本研究團隊的研究議題,包括美國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美國政策對臺灣的影響,美國社會福利與東亞比較等面向。本密集課程的招生對象不限於臺灣學生。預計於2023年暑假開始第一屆授課。本研究團隊將與UCLA來台的教師進行合作,共同規劃本暑期密集課程的內容與方向。透過雙方的交流與聚會,雙方的教學與研究能量將獲得提升,本研究團隊也將強化與美國議題相關研究的深度與廣度。

研究議題概述: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資訊工程領域的一個範疇,意指讓機器具備和人類相似的思考邏輯與行為模式。 現代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則奠基於上世紀1956年的達特茅斯研討會( Dartmouth Summer Research Project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來自數學、工程與電腦科學的學者們為人工智慧與其可能的發展做出了定義,即「機器得以被建造來模擬被精確描述的學習層面,或是其他智慧的特徵」。   

近年來,人工智慧一詞似乎成為一股沛然莫之能禦的技術與趨勢浪潮,席捲了從科技、工程、產業、甚至是民生與政府治理等各領域(I/S 2019)。此領域的權威學者吳恩達(Andrew Ng)更稱「人工智慧是新的電力」。一時之間,引入與利用人工智慧,成為所有人的當務之急,無人車、智能系統、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不但成為時興的名詞更是當前的火熱產業。

人工智慧以演算法(algorithm)應用為主所衍生而出的「演算法偏差」(algorithm bias),更可能損害本就缺乏數位資源的弱勢群體,並為社會帶來更多未能預見的外部性成本。也因此,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熱潮,各國也開始研擬相對應的發展引導與管制策略,並制定相關的行動綱領。

行政院雖在2018年公佈了《臺灣AI行動計畫》,但其主要目的仍為AI技術在產業端的推廣與人才的開拓,以及可能達成的智慧應用等。舉目所及,迄今產官學界仍未有對臺灣社會如何受AI技術引進影響的相關研究,是故,本計畫的出發點,便是嘗試由政治、社會與經濟角度出發,總體性地瞭解目前人工智慧技術的引入與廣泛應用,對臺灣社會自上游至下游的總體影響。最終,本計畫之目標在於為政府對人工智慧這一門新興且不斷茁壯的科技革新如何有效治理,提出具體的政策建議,使我們得以用其所能,而非為其所用,同時減緩這一波技術革新所可能帶來的社會創傷。

隨著人工智慧對政經社衝擊的無知之幕(veil of ignorance)逐漸被這股AI科技革新的浪潮所揭開,本著社科研究者對人文的關懷,本計畫側重如何依照差異原則(the difference principle (Rawls 1971)),找出人工智慧衝擊下陷於弱勢的族群,預先建構機制,使那些在此轉型過程中有幸佔有較佳處境者所獲得的利益,能用於提升最不利社會成員的福祉。

本計畫將依照Kate Crawford(2021)解構人工智慧所帶來的社會與政治成本的方式,以及臺灣社會在引入AI後可能遭遇的治理困境,將本計畫執行重點區分為能源短缺、勞動市場供需、教育資源分配、分類與社會福利、資料隱私等五大主軸,並依此進行相應的調查研究,最終就五大主軸的研究成果,提出未來政府對AI治理的可能方針。

 

研究方向:

議題領域 可能的研究面向 相關重大議題
AI與勞動市場供需 智慧機器人對於勞動市場的影響及台灣相關科系偏好與薪資變動的趨勢。 近年來,自動化和人工智慧技術的普及和進步開始引起大家對就業和薪資的擔憂,同時也牽動各個政府對於未來人力資本投資的計畫。
AI與教育資源分配 不同性別對於STEM相關科系之選擇,並從AI發展去看個體層次的政策分配偏好。 AI的快速發展改變了來未來對專業訓練與工作的需求。AI發展與產業自動化卻可能同時造成的教育落差,也會進一步激化社會中的不平等。
AI分類與社會福利 AI技術是否能夠協助公部門更易找到需社會安全體系支援的對象,以及如何避免他們遭受演算法偏差的影響。 AI是一看似中立的判別系統,但卻難以跳脫演算法偏差的限制。科學家們已經發現演算法對於性別與種族方面的偏差,將導致這些既有的弱勢族群在網路空間受到更多歧視(Algorithms of Oppression),或增強既有的社會不平等結構(Automating Inequality) 。
AI發展與資料隱私 一般民眾(作為AI產品最終使用者)對其日常生活中資安風險的識知(literacy)程度是否呼應當前科技背景下資料外洩的風險?又民眾是否能有意識地將此識知轉化為實際行動? AI發展為人類社會帶來更多便利與發展的可能性,然而人工智慧的進展,需要大量資料,包括隱私的個人資料,才能達到更好的訓練,因此它同時存在著對於個資濫用與侵害的高度風險,小則侵害個人隱私,大者甚至可能危害社會信任及國家安全。因此,歐盟及美國亦制定相關的倫理原則及資料保護規範。

 

研究人力:

召集人:張佑宗( yutzung@ntu.edu.tw  TEL: (02)3366-8306 ext.68399 )

聯絡人:李佩軒 (peihsuanli@ntu.edu.tw  TEL: (02)3366-8456 )

姓名 職級 單位 專長
張佑宗 教授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比較民主化、投票行為、社會科學方法論
陳毓文 教授 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青少年福利與服務、量化研究方法、社會統計
洪貞玲 教授 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傳播法規與政策、新科技與弱勢傳播權
劉康慧 教授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公共政策、公共管理、政府眾包
樊家忠 教授 臺灣大學經濟學系 家庭經濟學,勞動經濟學,發展經濟學
江淳芳 副教授 臺灣大學經濟學系 政治經濟學、應用個體經濟學
童涵浦 副教授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國際政治經濟學、比較政治、實驗法
黃心怡 副教授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科學與技術政策、創新與區域經濟理論
蘇翊豪 助理教授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國際關係理論、國際政治經濟學、資訊安全
劉秋婉 助理教授 臺灣大學國發所 中國金融科技與電子商務、電腦運算權力與政治權力交織
曾煥凱 博士後研究員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量化研究方法、國際政治經濟學
黃忠偉 博士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民主化、量化研究方法、資料隱私

 

研究團隊活動情形:

2021年6月本團隊成立,並獲得財團法人「中技社」(台灣中國石油智庫)140萬元前置規劃經費的資助。2022年開始,財團法人「中技社」繼續支助本計畫研究經費342萬元(含台大管理費),以利進行實地研究(field study)的展開。財團法人「中技社」應允未來將繼續資助本計畫的研究。惟中技社提供的經費仍有所不足,需要社科院再提供部分經費的挹助。

本團隊過去使用視訊會議,固定每月召集二次會議。未來將視covid-19疫情的發展,決定是否改為實體會議。預計今年底將舉辦一場成果發表會,向學術界及社會大眾發表本團隊的研究成果。

A.研究主題

研究議題概述:眾所周知,日本是最早完成近代化的非西方國家,經歷二戰的失敗和戰後重建,至今仍是東亞乃至世界中首屈一指的成熟國家。從學術角度來看,日本在進行徹底的近代化之際,其國家意識、文化自覺、政治與社經制度發展都有獨特之處,值得其他後進國家參考。日本在人文社科方面的重要性既如前述,本院對其卻少有系統性的聯繫與研究,職是之故,擬邀集本院學人共組社群,作為與日本交流的平台,成員暫定為能嫻熟運用日語資源的學者,俟活動漸次展開,再決定擴大陣容的方針。研究議題方面,擬就現有成員之專長,聚焦於日本的文化、思想、政治制度之流變,及其現代影響,未來再尋求與戰後日本的社會、經濟等向度進行對話。

可能的研究方向:

議題領域

可能的研究面向

相關重大議題

文化與思想

日本的國族與文化意識,日本思想的近代化

「日本人論」,漢學、國學、洋學的拉鋸等

政治與外交

日本的立憲之路:19至21世紀

《大日本帝國憲法》的政治結構,和平憲法與戰後國際關係,「憲法九條」的改革爭議等

經濟與社會

日本的資本主義化,戰後日本的重建,經濟泡沫化後的挑戰

日本的現代化之路,戰後日本的政經結構,日本面對高齡少子化的對策等

B.召集人及聯絡人

召集人李宥霆(Email: ytandylee@ntu.edu.tw  TEL: 3366-3337)

聯絡人李宥霆(Email: ytandylee@ntu.edu.tw  TEL: 3366-3337)

C.研究人力

姓名

職級

單位

專長

安井伸介

副教授

政治學系

中國政治思想,日本政治思想

姜智恩

副教授

國家發展研究所

東亞儒學史,殖民時代東亞學術史

李宥霆

副教授

國家發展研究所

東亞歷史與文化,近現代中國、日本、印度思想

D.研究團隊活動情形

團隊初期活動規劃如下:

  • 成員定期分享,在人文知識的基礎上,探討日本社會科學議題所展現的特殊性與普遍性,並從中選擇未來研究焦點。
  • 建立對日交流平台,以期本院與日本學界或官方的接觸能更加穩定且具有系統性。
  • 與本校其他院系、中心(如文學院日本研究中心)進行合作,以其強化本校整體的日本研究能量。

研究議題概述:

(一)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

OECD(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成立於1960年,是美歐和西方集團主導的重要國際組織,設總部於巴黎。G7峰會通過的決議,常常會交付OECD研議進而形成具體決策,然後在聯合國或世貿組織中全力推動,形成國際規則。此外,OECD也是我國可以有限度參與的重要國際組織,且每年提供的研究生實習機會對非會員國開放,即臺灣學生也可以申請。另方面,OECD的各項政經社會教育等指標與評比,已被視為國際間政策制定的重要參考標準,形同國際共用指標。

(二)研究動機與目的

本團隊成立的目的有三:

  • 針對OECD的組織丶運作丶法規丶文化和會員國間的互動進行有系統研究,並適時建立聯繫。
  • 針對OECD提供的研究生實習進行瞭解分析,以提供同學更有利的資訊和建議。
  • 參考OECD相關指標,透過對台灣的調查與分析,探討台灣在重要領域的優勢、劣勢,並與其他OECD成員國進行對比,解析探究原因及影響,並提出針對台灣政策發展建議,提升人民福祉以及國家競爭力。

召集人及聯絡人:

召集人:蘇宏達 (Email:  hdsu@ntu.edu.tw  TEL: 02-33668357)

聯絡人:蘇翊豪(Email:  yihaosu@ntu.edu.tw  TEL: 02-33668331)

研究團隊活動情形:

研究團隊成立後,預計辦理三場座談,包括:啟始會議及座談(kick-off meeting)並開始籌備辦理調查研究及國際評比,同時尋求外部資源,然後將相關研究成果,辦理2-3場研究成果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