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自1981年虞兆中校長任內,率先倡議通才教育理念,種下了本校通識教育的根基。此後,本校通識課程歷經多次制度性演進,先後發展出「八大領域」、「TA及專業課兼充」及「跨域與全英授課(EMI)」等四階段(1.0~4.0),成效良好。
圖:通識課程發展進程圖
在當前數位化及全球環境快速變遷的浪潮下,知識型態將更轉向「跨領域整合」、「數位素養」、「溝通與合作能力」等面向[1]。鑑此,本校通識教育於2025年邁入「5.0」時代,在既有通識八大領域架構下,更強化學科融合、當代脈絡、深度對話及前瞻永續之時代精神,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跨域理解力、永續思維力與合作領導力,整合為I²C (Interdisciplinary & Intercultural Collaboration) 的合作素養。
為達成 I²C 目標、培養具備全人素養的知識份子,本中心相關委員會歷經多次討論,提出「通識 5.0」核心元素,鼓勵未來通識課程納入以下關鍵要素:
[1] 根據本校2023年畢業生調查,校友認為在職場與求學上最需要的三項能力依序為:合作、資訊與溝通素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