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動物博物館-開拓生命科學新視野

特展專區

特展內容

2021 動物博物館特展 - 飛鼠三兄弟與腸道菌好朋友

Art editor Img

你知道可愛的飛鼠如何在野外存活嗎?

你知道飛鼠吃素的秘訣跟他的腸道菌朋友很有關係嗎?

在本次的特展中,本館將于宏燦老師與劉勃佑博士在 2020年於國際期刊《Scientific Reports》的學術研究內容,轉換為科普知識的展覽,體現大學博物館的精神,帶領大家一探飛鼠與住在他們腸道裡腸內菌的故事!

飛鼠的生態與食性

展區中展示與飛鼠的生態行為相關的小知識,利用拼圖的方式了解白面鼯鼠、複齒鼯鼠與西伯利亞小鼯鼠的特色,利用動手玩的方式更加深刻的了解牠們。同時,利用由台灣採集來的與飛鼠相關的食物標本,幫助大家更具體的想像飛鼠如何在野外生存!

與飛鼠共生的腸道菌

身為素食主義的飛鼠,是如何利用腸道菌來存活呢?又是由哪些種類的細菌會與飛鼠共生呢?身為飛鼠與腸道菌專家的研究員于宏燦老師與劉勃佑博士將帶領大家了解究竟如何進行飛鼠腸道菌的研究!展區內也呈現了許多相關微生物的知識以及互動裝置,讓大家更深刻了解腸道菌的基礎知識與未來應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辦單位|台大動物博物館

協辦單位|台大植物標本館、台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指導單位|台大生命科學院

 

策展顧問|于宏燦、劉勃佑

   策展人|高孟岑、林怡蓉

 

 

飛鼠三兄弟與腸道菌好朋友--線上展

2021 動物博物館陪您一同防疫,在家也能逛好展覽!

本次的飛鼠特展,本館首次嘗試將展覽搬到線上,讓大家能不受空間限制的來參觀!

包含線上講解導覽小精靈、台大專家帶您認識飛鼠與腸道菌、與相關展品的呈現,歡迎大家共襄盛舉!

轉換門入口:https://gather.town/app/xJrV9p3hmUeXZb7f/NTUZM%20online

Art editor Img

注意:線上的一些活動會與實體有所差異,隨著疫情趨緩,歡迎大家來實體與我們聊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辦單位|台大動物博物館

協辦單位|台大植物標本館、台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指導單位|台大生命科學院

 

策展顧問|于宏燦、劉勃佑

   策展人|高孟岑、林怡蓉

 

富田町(公館)、臺北帝大、臺大今昔 —
自然史與生物研究之脈絡
 
臺大校區位於臺北市南部公館區域(舊名富田町),自臺北帝國大學成立以來到後來的國立臺灣大學,對於自然史及生物相關的研究不僅在多樣性和研究的地區性有非常高的豐富度,不同時期的研究者也傳承了對學術的執著。
 
臺北帝國大學時期
臺北帝大成立以來向為全台灣研究自然史資源最重要的中心,因此許多重要學者採集許多重要標本,動物部分包含青木文一郎等學者所採集珍貴的標本目前皆保留在動物博物館。植物部分包含工藤祐舜等學者,在台灣各地、東南亞地區、太平洋諸島嶼等地區,全面性地調查植物資源,當時所採集近八萬份的植物標本目前也皆保留在植物標本館(TAI)。
 
國立臺灣大學初期和近代的生物學研究
1970年代起,海洋、農業經濟開始被重視,相關的生物研究才再度澎渤起來。故臺灣魚類、頭足類、兩爬類的研究也在此階段開始興盛,也共同著手進行臺灣維管束植物誌之研究與編寫。1990年代環保意識的抬頭,生物多樣性研究在臺灣成為主流研究方向之一,此階段為臺灣大學研究臺灣自然史資源的重要轉折階段,臺灣動、植物生態相的研究,新物種發現與鑑定,數位典藏資料庫的建立,有更多豐富而深入的研究,再度將臺灣這個世界的寶島呈現給世人。

 

觀聽的邊境–翼手計畫
(((^..^)))
 
為台大公共藝術駐校計畫之一,透過藝術裝置讓觀者體驗超音波聲響。該聲音作品專門收錄台大校園的蝙蝠生態音為主。創作過程中,藝術家運用各項技術,包含高解析慢速度錄音裝置、音頻轉換器、數位訊號處理、音效剪輯和混音,並且增添了藝術家工作室的類比音效。藉此,在身為重要環境指標生物的蝙蝠世界,與人類有限感官能力之間,建構出一個企圖理解它種生物、並富有想像空間的聲音詮釋。
 
 
播放時間:每日下午15:00–16:30
 

 

Art editor Img
 
在1928年台北帝國大學建立1號館的同時,後方也建了一間古色古香的小小平房,在裡面擺滿了各種珍奇的魚類標本,是台灣魚類研究的重要秘密基地。
 
述說著魚類標本館的歷史及重要研究成果,其中有沈世傑教授如何為魚類研究付出一生的心力的心血歷程。並以實際的標本,介紹各種魚類標本是為什麼來到魚標館、如何來到魚標館及來到魚標館後我們會如何做!!
 
 
開放時間:週三 13:30 - 16:30 (國定假日休館)
  * 學術為主,欲參觀請預約。

 

 

生物公寓 BIO APARTMENT VOL.3-演替SUCCESSION

Art editor Img

2014生物公寓Bio Apartment Vol.1-5位藝術家與博物館相遇
2015生物公寓Bio Apartment Vol.2 - 拓殖colonization(bio) -10個藝術家 vs. 10個展覽地點
2016生物公寓 Bio ApartmentVol.3-演替Succession
 
當最老的大學遇見最老的博物館,會有什麼驚喜呢?
 
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大學博物館群
 
在充滿歷史的臺博館南門園區小白宮展廳,兩大巨頭相遇了,跨界的展示方式,讓我們看見多樣性的美好。
 
每一年,「生物公寓Bio Apartment」都希望能多增加一點點範圍,多納入一點點可能性,多增加一點點夥伴,也讓多樣性更豐富了一點點。

當然,藝術家也一起進來說故事,「生物公寓Bio Apartment」在這裡讓藝術與科學也相遇了。延續「生物公寓Bio Apartment」前兩屆策展概念,喚起「科學家與藝術家」的對話,試著與不同領域的同好者進行合作,尋找出讓觀者感受到多樣性的方式,並企求在這樣的對話過程中,發掘多樣性的可能,感受多樣性的珍貴。
 
生物演替可依時間進程、主導因素、基質性質、群落組成等不同特徵而有不同的變化。可以從初始的一粒小種子,在短短地數年之間快速地發展出茂密的植物群落,甚或可能成為持續生存數百年的老齡林。而在文化上,「生物公寓Bio Apartment」從2014年起播下對話的種子,開啟跨界對話的空間,企圖找出另類孕育文化關注的可能。
 
 

 

2016生物公寓 Bio ApartmentVol.3-演替Succession 

官方手冊歡迎上網下載  

 

 


 
策展單位-√RADICALSIGN
協辦單位-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大學博物館群、國立臺灣大學動物博物館、國立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國立臺灣大學地質標本館、紀念殷海光先生學術基金會、女書店、曾秉芳工作室、青田七六
 

 

 

生物公寓 BIO APARTMENT VOL.2-拓殖COLONIZATION(BIO)

Art editor Img

2014年5月,生物公寓Vol.1中,5位藝術家參與了藝術與科研結合的展覽活動。
 
2015年5月,生物公寓Vol.2-拓殖colonization(bio),拓殖出10個展覽地點,10組藝術家。
 
在拓殖的概念下,「生物公寓Bio Apartment Vol.2」將用前期曾展出的10個象徵城市生活,充滿公寓意象的白色箱子,拓殖到臺北市南區10個不同的空間中,這些空間各具有不同屬性與特色,含博物館、藝廊、選物店等,透過低度干擾進行合作,期待迸發出更豐富的多樣性,並與更多的協力夥伴合作,在展覽期間進行相關活動,鼓勵民眾參與。
 
多樣性概念推廣,需要累積民眾共同記憶,經由整合藝術、科普等不同領域觀念想法的推動,方能促使參與者沉澱思考,體認生活中點滴獲得,正視多樣性的珍貴。
 

 
參與藝術家-吳竟銍、李開明、林沛瑩、宮保睿、東海醫院徐景亭、郭敬耘、曾秉芳、楊季涓、劉哲榮、顧廣毅(依姓氏筆劃順)
  
主辦單位-√RADICALSIGN
協辦單位-臺灣大學動物博物館、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臺灣大學地質標本館、 SENSE 30叁拾選物、h*ours cafe、曾秉芳工作室、師大文商協會、混公社共同工作空間、台北好傘(依展區序)

 

 

生物公寓 BIO APARTMENT VOL.1

Art editor Img

你曾經聽過「生物多樣性」這個字嗎?
 
你了解「消失」這件事,對自己的影響嗎?
 
試著停下你的腳步,看看身邊所有曾經在你身邊中出現過的種種,如果有一天,他不再是原本的模樣,那麼,你的生命,又會有怎樣的改變?
 
「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RADICALSIGN 於2014年5月17日-6月22日串聯舉辦「生物公寓Vol.1/Bio Apartment Vol.1」展覽,展覽活動結合臺灣大學動物博物館及植物標本館,提供一個全新的觀賞體驗,讓博物館及藝廊能有更多樣性的變化。
 
此外,結合周圍店家,自行發揮創意,希望一同為「生物多樣性」這個有點陌生的議題,一個理解並親近的方式。

動物標本旁看藝術作品,在植物標本旁看藝術作品,在藝廊看動植物標本。

這是一個很特別的嘗試,請您一同體驗。

 

 


 
策展人-焦正德
參與藝術家:文化部藝術新秀/吳竟銍、焦正德、蘇子涵
                     攝影新銳/蕭辰羽、戴智雯
主辦單位:√RADICALSIGN
合辦單位:臺灣大學動物博物館、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
 
 
 

 

 

Art editor Img

一本日本手繪書,畫下許許多多美麗的貝類…

日本收藏家收藏的貝殼漂流到了臺灣,再次與這本書重逢… 

 
動物博物館的貝類標本,為日據時代日本的平瀬介館所遺留下來,加上當年南方資源科學研究所所採集回來的標本,因此本標本收藏地北從日本琵琶湖,南到越南,極具歷史價值,因為日本的平瀬介館標本,早就於二次大戰及阪神大地震中消失,日本早期的貝類研究標本唯一的完整保存地就是本館。因此此特展是以歷史的角度,揭開本館貝類館藏,並期與日本交流找尋出此批標本如何旅行到台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