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博物館 Museum of Zoology
臺灣大學動物博物館的收藏緣自日治臺北帝國大學時期,由青木文一郎和平坂恭介教授及其學生在各自的研究領域裡,採集了包含鳥類、哺乳類及貝類標本。光復後,各類動物標本陸續增加,而標本的收藏種類及數量,大多取決於老師的研究方向。例如:兩生、爬蟲類標本主要為王友燮老師及王慶讓老師採集整理。魚類標本則除了梁潤生老師的收集外,也是沈世傑老師花了一輩子心血採集的成果。近年來,有陳俊宏老師致力於環節動物研究,收集了許多臺灣蚯蚓標本;李玲玲老師也採集了一系列臺灣蝙蝠及小型哺乳動物標本等。
日治時代的標本,大部分深藏在臺大一號館的古老木櫃中,一些大型哺乳類骨骼標本則懸吊在一號館走廊的天花板。1999年動物系由一號館搬遷到生命科學館,標本也經過重新整理,除了魚類標本仍典藏於魚類標本館外,其餘一併遷至生命科學館一樓的動物標本室及五樓的典藏室。
現在,這些光復前採集的標本伴隨古老文獻重新被整理歸檔,喚起許多對動物系歷史的美好回憶,而光復後所採集的標本也在各老師有系統的研究架構中被充份利用。就功能而言,這些標本除供作研究和教學外,還期待它們在未來展示空間裡,能更有效的運用,讓社會大眾對生命科學有嶄新的體驗,以達到社會教育的目的,這也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標本:小小體積裡蘊藏了豐富數據
研究生命科學為什麼需要標本?英國博物學家,同時也是自然記錄片開山祖師的艾登布洛爵士說過:「再多的相片、模型或電視畫面也無法取代博物館中的生物標本,它們是分類、研究和瞭解自然世界的基石,因為它們是真實的東西。」
換言之,真實的生命以一種變化的形式延續著,而標本則是將某個時刻的生命留存下來。它們所攜帶的訊息,正是各項科學研究,包括演化生物學、分類學,甚至於糧食及醫藥研發的重要依據。除了能刺激專業研究者的思考外,在科普教育方面,也期望當參觀者親眼見到這些標本時,能讓那一串的驚嘆號,轉化為對科學研究的興趣,進而能產生對廣大生命的尊重與熱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