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理念從口號提升為日常實踐
畢恆達(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二十年前,因國科會計畫「男同性戀與父母:現身的考量、策略與後果」的需要,趁著到紐約之便,訪談了陳子良。他講述當年因為在台灣看不到正面的同性戀角色模範而遠走他鄉,有了伴侶之後,想與台灣家人分享自己的生活,因而撰寫萬言書,詳述自己的心路歷程以及對於同性戀議題的Q & A,逐步向家人出櫃。他母親又以古代華人義結金蘭的說法來讓年邁的父親安心。聽到他這麼有意識/意思的故事,深深為之折服。沒料到,這些只是他運動人生的前奏而已。
子良這三十年來的同志人生,相對於台灣同志的集體處境,堪稱超前部署。他的經歷實在太豐富了,從追尋同志認同、建立伴侶關係、遭遇家暴與療傷、參與同志組織與運動、向家人出櫃、(非法)承諾儀式、代理孕母、同志婚禮,到教養小孩、參與同志父母組織,從他個人的身上所拉出的線,幾乎可以涵蓋同志生命與運動的各個面向。
子良和思鐸的故事之所以這麼震懾人心,在於他們這對神仙眷侶都是積極的生活實踐家。從《兩個爸爸》這本書裡,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如何費心處理同志伴侶的家暴與療傷、協商伴侶間個性的差異(以及跨國婚姻)、反思同性戀組織中的種族歧視、爭取同志伴侶領養小孩、給予小孩身處尊重多元文化/差異的成長環境。小自如何撰寫儀式的邀請函、選擇禮物,再到怎麼取名字、給社區學校機會教育,對他們而言,多元文化與公平正義從不是抽象的理念,而是貫穿落實在日常生活的貓狗小事之中。
這本書暫時止於愷樂的青少年成長經驗。有些讀者難免會敏感於一對同志伴侶果真教養出認同多元性別的小孩。其實,如果真讀進去書中「愛上差異」的觀念與價值,則同志與否本身根本不是問題,真正存在的就只是欣賞與愛罷了。
這本書該推薦給哪些人閱讀呢?約占人間百分之五左右的男女同志當然適合閱讀,可以看看積極實踐的同志(伴侶)活出怎樣的生命與可能性;同志組織/運動者需要閱讀,書裡有很多小撇步與大戰術值得借鏡。事實上,這本書不只是關於同志,任何欣賞多元差異、相信公平正義的人,都能藉以思索理念如何從口號提升為日常的實踐。這個時候,理念才是真誠的,而這也是子良與思鐸之所以讓人敬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