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誌性建築是意象塑造和認同凝聚的場所,晚近更是地區發展推力。本文以地方鐵路車站案例及設計治理觀點,補充了學界聚焦全球城市和資本力量的標誌性建築文獻。作者以「花東線鐵路整體服務效能提升計畫」車站改建為例,分析次級文獻、從事實地觀察,訪談關鍵人物,探討原以工程為先的臺鐵,如何由建築師為中介而強化美學意識,但各車站執行狀況大異其趣。車站改建計畫鑲嵌於後山觀光發展、公共工程體制、建築專業實作、地方政府策略,以及地方社群培力之間,並以多層次的設計治理來實現,彰顯了公共空間設計的社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