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探討新北市大漢溪沿岸污水淨化型人工濕地的建置、功能與意義。作者運用文獻分析,概述台北都會區污水處理系統化歷程,並歸納促成大漢溪人工濕地建置的趨勢:(1)大漢溪沿岸缺乏分流式污水處理設施;(2)環境主義運動倡議以河濱濕地之淨水生態服務來獲取正當性;(3)都市水岸再發展推動了綠美化與沿岸房地產開發。大漢溪污水淨化型人工濕地體現了衛生現代性的殘缺,但又接軌於環保理念和水岸再發展需求,遂從殘補式除污設施轉化為適當的綠色基礎設施。但是,人工濕地的部署也透露了基礎設施的不均發展,並塑造出遮掩更基本都市問題的生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