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運用批判的觀光研究觀點,以及動物倫理和人與動物的視角,探討新北市猴硐以貓為核心的觀光地景形構,及其引發的地方發展與動物保護爭議。作者通過文獻分析、實地觀察及訪談,獲得以下發現:首先,看似偶然形成的貓城,其實延續了當地以自然景觀和礦業襲產吸引遊客的觀光化發展。其次,貓觀光地景的形成涉及多重行動者的協調與衝突,呈現為不同論述、實作與物件的複雜網絡。第三,貓經濟的符號化與擬人化建構,塑造了貓的奇觀化存在,也促使居民生活及其他動物邊緣化。第四,貓觀光展現了地方追求發展的不懈邏輯,但動物權利理念也形成遊憩化地景中的異聲,萌生合宜的人與動物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