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胎於都市化過程之文化資產已然專業化發展,文化與都市規劃之關係卻愈加疏離,且官僚分工忽視了一個重要經驗議題:台灣的文化資產議題多半涉及國有土地規劃課題,而國有土地規劃課題的規劃歷史債務,正可透過文化資產認識來釐清。此課題還有其理論潛力,能回應當代規劃理論探討「去抽象化」或「賦形」理論之迫切性,如何能透過文化資產與規劃的重新對話來落實。本文透過參與式觀察法檢視華光社區文化資產保存運動,反省華光抗爭運動後期啟動的文資保存論述 (2013 年 2 月∼2014 年 11 月),如何重新定義「拆除」為「破壞」,由之探討如何以文化資產保存過程的物質環境變動來「賦形」規劃理論於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