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舊區地景快速改變,藏於亮麗景觀下是投資、置產、租務關係交織構成的居住地景震盪。本研究考察香港都市再發展經驗,尤其是一般研究視為例外的「新住宅空間生產」和「新城市住民」,亦即服務式住宅和外派人士,試圖提出新的研究主題和新問題。藉由考察灣仔區的服務式住宅案例,本文由租的空間實踐來描繪「服務式住宅」所相關連的居住與就業、文化想像。作者處理的問題是,資本和空間如何悄悄地流出了城市治理範疇?哪些作用者參與其中?經過什麼機制?「新城市住民」從何而來、是何等面貌?作者結合檔案研究、參與式觀察及訪談四十位「外派專業人士」而試圖作較整體了解。本文分析長期租戶如何為跨國消費者所取代,而「居住」則經一層層作用者轉化包裝為專業服務商品,基層勞動卻遁形於空間生產中。藉服務式住宅之考察,可見城市地景如何被跨國企業彈性化運作邏輯影響,也凸顯了香港成就於他方人力外流和在地空間外流化,與其說全球城市,不如說是「外流城市」更能凸顯其作為跨國城市過程之一部分所面臨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