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探討日常消費的地方連結與脫節,主張消費者的日常消費地理型態,以及跟特定消費地方產生關連的方式,都涉及置身社會關係中的消費者意向與言行。根據三重區的消費紀錄和訪談發現,日常消費地理型態是以工作和住家為核心的群聚,並以順路為串接邏輯。但是在宏觀地理型態內部,有著細緻的地方連結和脫節模式:(1)對特定商店的選擇和意義賦予,兼有實用及人際情感考慮,涉及消費行為的附帶功能、同行者,以及與店家互動等;(2)不同世代對於類型化的現代和傳統消費地方,有著不同信賴模式和印象而影響其消費選擇;現代消費地方雖是進步標記,但地區整體印象會影響對特定店家的觀感。(3)對鄰里消費地方的熟悉度,深受是否承擔家庭採買職責影響,主要通過性別差異而展現。(4)對產地的簡化地理想像和個別化的消費關注,則展現為與商品之社會地理軌跡及消費之倫理與政治含義的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