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嘗試對1980年代以降,提出的「另類宜蘭經驗」,以礁溪鄉溫泉產業及地域發展作為主要分析對象,檢視早期為了解決經濟停滯危機,而採行地域調節模式,體現於「溫泉小鎮」──礁溪鄉,究竟呈現出什麼樣的區域樣貌?經過研究,提出以下結論:
一、礁溪鄉朝向「溫泉休閒觀光」的空間再結構與發展方向,是在縣政機器特殊的歷史發展脈絡,透過中央與地方政府政策交相影響,以及區域內經濟利益結盟團體互動下共同形塑而成的。因此,礁溪鄉的「另類發展模式」及其調節和治理機制,主要是嵌鑲於宜蘭縣特定的地方歷史和社會政治經濟動態之下展開。 二、縣政機器在礁溪鄉透過與文化產業結合、城市景觀改造、地方意象塑造、與資本合作等各項具體空間調節機制,積極扶植溫泉產業,進而帶動地租經濟上揚、吸引觀光人潮。過程中,縣政機器以資源攏絡和支配利益群體,而各種不同行動者,形成相互合作又競爭、排擠的複雜關係。 三、礁溪鄉在其空間調節模式運作中,呈現出和地域發展策略相違背的弔詭現象。礁溪溫泉產業於資本競逐過程及商業邏輯運作中,產生嚴重破壞環境和缺乏文化主體的調節結果,背離「另類發展模式」藍圖中對環保與文化的關懷。 四、礁溪鄉的空間調節機制原是期待活絡區域經濟,以解決長期來縣政機器被質疑的「不發展」疑慮。但是,過於強調以「觀光客」為主體的地域規劃,造成當區域內產業發展極度不均衡,且當地住民生活空間遭受排擠,讓「水噹噹的生活環境」淪為「皺巴巴的吵雜樂園」。 以地域意象鮮明的礁溪鄉做為研究分析後發現,宜蘭縣的地域發展策略已逐漸陷入台灣西部的發展邏輯中,所謂的「另類典範」,亦淪為破壞環境、缺乏文化關懷、公民參與匱乏、過度追求資本經濟的「不另類」發展模式。這不純然是執行上的問題,也不是策略選定的問題,而是整個發展藍圖及其相對應的地域調節機制,其實並未提出真正的替代性、另類發展的道路,還是緊密嵌鑲在台灣既有的社會發展結構與政治體制之中。所以,乍看之下的「另類」發展模型,其實根本是「不另類」。縣政機器及主政者提出「環保、文化、觀光」的地方發展方向,並無邁向新的、全然不同的積累體制,而是在1980年代新地方政權面臨地域發展壓力之下,以由上而下的策略,包裝了既有的積累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