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內容在於關述都市開放空間的概念與台北地區都市開放空間所面臨的數量、分配和品質的問題。關于既念發展的部分,首先由恰實、杜伯及海克斯齊及國外都市計書土地使用分區立法中對開放空間的目的、功能來探討其基本概念。然後由近年來專業概念的兩項改變:1再循環、再利用被棄置不同的空間,2面對不同的社會對象與活動特性;提出確保開族空間之地方(點)品質的關鍵議題,即:1對開放空間的定義過分簡化,2專業分化,對生活環境品質的認識在專業回來能建立共識,3缺泛地方(點)品質凖則的建立。基于此原因,引用林區以行爲角度所建立的開放空間定義與目的作爲基本架構,提出都市開放空間的開放性價值。如1選擇性,2掌握力與能與,3刺激之對比,4社會接,5環境意象,6社區語適,來建立基本目標以求得以後如何能針對目標掌握開放空間形式的作法,以求逐步提高其品質。 關於台北地區都市開放空間的問題部分,在數量方面,台北市政府公布的每人分配綠地面積1.81平方公尺,雖然與世界其他大部分相比十分低,但是經過進一步之檢視,發現實際的情況仍達低於此數字。在分配方面,中小階居居民較多的地區,近便可及的鄰里性開放空間爲居民所近切需要,而目前的分配狀況却極端俚低。關於開放空間設計的品質方面,問題在於:1對開放空間的認識與分類不完全,2對傳統的休閑活動忽視,3.開放空間的規則與設計單一化,4.對公開形式簡單面一成不變的觀念,無法容納不同對象的需求。最後,經由對城市規畫與設計的特性討論,肯定開放空間由于其産權成爲公有或爲強制性需爲公開和的特實,成爲設計執行過程的問題所在。何况,對都市之成成而言,開放空間也是一種有決定作用的環境元素,具有極大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