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台灣蝴蝶蘭産業的经驗研究爲例,探索由资本主羲界定的全球化所形成的區域與區域規劃的認識論的變遷。以發展方式來界定全球化進程與區域時,蝴蝶蘭個案顯示當前資訊主義下的文化消費的活體商品生産,乃呈現了農業發展方式、工業發展方式與資訊發展方式的多重組合:生物性商品的自然條件限制,被生産技術標凖化轉化爲能源使用與産出最大化的衡量;藉由生物資訊運用的雜交育種、資訊技術運用的市場路通、大量生産技術標凖化組織的垂直分工網絡,使産出最大化的地理安排能快速因應不同市場偏好的供貨要求,形成全球産銷網絡;而台灣則以新産品創新與産品週期的掌控,以及因應不同品種制定標凖化生産技術的能力與彈性的合能綜效,而位於這個網絡中的節點。在時空壓縮的策略中,越來越重要的是,流經節點的資訊與技術在節點被處理被流動的品質。從而,區域規劃不再僅是資源分派與固著的地域性層級議題,而是一個以網絡爲分析單元、具有流動特徵的區域策略與治理體系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