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窯的中心窯場為唐代陝西銅川黃堡鎮,因生產資料長期耗損與金、元兵亂,黃堡鎮於明代停燒,生產基地逐步向周圍的立地坡、上店、以及陳爐等地延伸。明清之後,除陳爐以外,其他窯場逐漸衰落。陳爐窯創燒於金末元初,於明清達到鼎盛,有「爐山不夜」之稱,為元以後陝西最大的窯場,也是耀州窯晚期的代表,至今仍燒瓷不絕,以風格質樸的民間粗瓷為其代表。除了豐饒的生產資料,如瓷土之外,明清時期造就陳爐窯蓬勃興盛的重要原因在於當時的生產社會組織,以姓氏家族為單位之宗社與門社間的連結,以及製瓷分工明確,三行(黑窯、甕窯、碗窯)不亂,四戶(瓷戶、窯戶、行戶、販戶)分立的生產網絡與經營體系,充分發揮了匠師的技藝與技術專長。1958年,眾多的個體作坊合併成為陶瓷場,工匠則成為陶瓷廠的勞工,生產社會組織徹底改變,成為當時華北民間日常所需的粗瓷大量生產的基地。1970年代改革開放之後,在市場的競爭之下,陳爐陶瓷生產技術失去了市場競爭優勢,逐漸成為一個人口外移的,衰退的陶瓷生產地區。如今,陳爐已經被指定為歷史文化名鎮。本文的主要問題為:如何提出有效的政策,找到陳爐未來的生產定位、重建生產網絡與社會組織,以及適當的市場行銷方式,支持陳爐的空間定著,為攸關陳爐整合性保護的關鍵。作者們建議的主要政策內容為:首先,重建與維繫陳爐陶瓷生產的社會關條與網絡;其次,佐以修復窯神廟等聚落象徵空間之表現;然後,記錄陶瓷生產的民間手藝製作過程,承襲過去其耀州地域特色的質樸渾厚的民間美學,做為陳爐陶瓷生產之定位,讓民間粗瓷生產的工匠精神得到尊重、保護、以及恢復。這樣,就有機會以小規模陶瓷生產基地與民間粗瓷生產做為目標,結合負責任的旅遊與陶瓷文化旅遊中的利基市場,保護文化遺產,避免破壞。作者們提醒,為了避免大眾旅追過多的遊客,低價位的大眾旅遊市場,破壞了陳爐的自然與社會條件(如水資源不足與生產網絡),至關重要。相對地,提供有地方特色的陶瓷教室與相關旅遊配套服務設施。這也就是說,提供陶瓷文化旅遊與負責任旅遊所需要的,小規模但高品質的消費與居住空間,避免市場與商品化的慾望,追求利潤極大化,最後殺雞取卵。還有,在套裝旅遊的安排上,陳爐可與富平陶藝村相互合作,扮演不同的角色。陳爐以小規模民間粗瓷生產基地,做為負責任旅遊與陶瓷文化旅遊的目標,而富平,做為耀州窯生產地域之中的現代陶瓷藝術的生產與展示基地,則可做為一個陳爐陶瓷之旅的中繼點(譬如說,三天的套裝旅遊可將後兩天安排在陳爐)。最後,政策執行過程中必須注意,陶瓷生產文化名鎮的整合性保護,必須整合在地方政府對陳爐的治理與對未來的展望之中,成為政策執行考核的準則。這是保護政策型購的執行與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