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都市樹木保護經常被視為一項環境議題,但是保護樹木的市民行動或抗爭經常交錯於更複雜的社會爭議之中,進而促成都市政治場域的拓展,因此超出了環境議題。本文援引都市社會運動觀點,立足於既有研究、新聞報導及官方資料,佐以相關人士訪談,首先勾勒臺北市樹木治理與保護的歷史。然後,筆者以臺北市三場牽涉市民團體對於發展計畫不滿的護樹行動為例,說明都市樹木如何形成都市政治場域,成為護持與爭議特定價值和利益的媒介。研究發現,青田街維護綠蔭景觀的樹保行動,牽涉歷史保存計畫與自然房地產利益之間的衝突。華光社區的樹保行動與反迫遷運動結盟,嘗試阻擋開發計畫,但兩方的政治議程也存在著張力。松菸護樹行動源於地方社區反對巨蛋開發的主張,後來轉變為年輕世代拓展公共事務參與的政治場域。筆者主張,樹木保護的都市政治是以都市自然的差異化治理為前提。樹保行動具有作為政治目標、政治策略,以及政治場域等不同層面,並串接於多重社會議題,有利於啟動更廣泛的都市意義競逐。
關鍵字:環境治理、都市自然、市民抗爭、土地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