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9年反送中運動後迎來香港人大移動,港人心酸自嘲「走難」,於移動性協商中兼有個體求存與未來想像。本文擬概念化「撤離的日常化」,探討自此香港居民隨時做好準備移動/撤離的現象,理解「撤離」做為特定型態的移動,帶有三重動機:避險、具有未來性、尋求他方。「撤離」做為個人在政治危機高壓情勢下的短期生存戰略,望住先(邊走邊看);或心向共同體存續,尋求一跨境、分散又延展相連之生存策略。初步發現:撤離前往英國和臺灣的比例偏多;撤離並非短暫動作,而持續在日常中醞釀發酵。「撤離」意識未必在離港後停下。另類的「共識」浮現於移動中的港人覺察──無論此刻在何處,撤離之日常化以不同形式存在,「香港」做為移動出發點,亦似是恆久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