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戰時南北簡易飛行場在戰後廢止使用,並分別發展成當時具現代性規劃及住宅象徵的兩種住宅群落。從1960年代起,西南萬華區、原屬臺北練兵場的南機場,大部分原機場土地留作青年公園,並於園道周邊發展成國宅與整宅集聚的公共住宅簇群。同時期,城市東北端松山區的簡易飛行場第三跑道土地則逐漸填滿不同尺度眷村;北側飛行場滑行道及鄰近農地重劃後,則闢建了臺北第一個公共設施完善的整體規劃民生社區,以步登公寓為主的建築型態,佈局在鄰里公園及綠帶的綠色基盤之間。這兩種「後機場」規劃範型形塑了各自住宅街區的發展及都市生活,雖都與飛行場的脈絡脫鉤,但仍可由現今的都市紋理找到過往軍防文化的痕跡。本研究嘗試釐清過去半世紀以來這兩處關場飛行場及周邊的地景變遷過程和結構性成因,同時對照世界各地因機場關閉後啟動的都市再生機制,以探討都市大型開放空間釋放後的意義競爭及政治角力,並透過不同都市規劃及設計理論,反思各類都市主義在臺北後機場空間的實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