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與動物關係的建構,不該僅是停留在遊憩場域的走訪,而是需要透過日常生活實踐,用以深化人們對於動物倫理的意識。本文考察新竹保溫雞舍的運作過程,並提出動物倫理日常化的概念,探討參與保溫雞舍的志工是如何透過日常的照顧行動,一方面感受雞給予的行動反饋,另一方面反思動物園空間的侷限性,嘗試構築都市中的「人雞新關係」。本文採取民族誌的敘事方法,兼採參與觀察與半結構的深度訪談,了解保溫雞舍的志工的日常實作、照顧技巧,以及與雞相處經驗。本文發現,志工們多數對於動物或環境議題具備一定程度的認知,在此基礎上輔以雞群照顧的日常實作,逐步培養志工們對於都市公眾養雞的戰術,這樣的戰術是日常積累的成果,也是促成挑戰人與動物關係以及公共空間的重要元素。雖然保溫雞舍之建構,在某方面仍有國家權力的影子,惟本文認為,其並不影響挑戰都市公共空間,以及動物倫理建構的既有印象。因為保溫雞舍的出現,吸引城市居民體驗並探索不同於戰略框架下的動物接觸經驗,更透過養雞戰術發揮日常生活實踐的意義與價值。 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