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關鍵基礎設施(critical infrastructure)在多數國家定義之中,是不可或缺的公共 基盤、建築物與系統的集合體,它們的存在為國家經濟、社會福祉、公共安全, 甚至政府的關鍵機能提供必要性的支持。本研究聚焦關注台灣關鍵基礎設施歷史 形構,並且藉由技術政治(techno-politics)取逕來說明其發展與轉型。台灣關鍵 基礎設施必須放置在台灣獨特的歷史、政治經濟脈絡下來進行分析,本研究指出, 台灣關鍵基礎設施形構,可以被視為台灣國家邊界劃定的過程。首先,本研究先 行探討美國、歐盟、日本在全球脈絡下的關鍵基礎設施政策形成與內涵;其次, 描述台灣關鍵基礎設施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政策價值與思維的轉化;第三,進一步 指出台灣關鍵基礎設與國家(族)建構工程呈現出共同結構(co-construct)關係; 而在台灣無論是關鍵基礎設施,或是國家建構工程,都仍然存在於一個動態、不 確定的「未完成」(unfinished)的狀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