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 本研究是以台灣大專校院的人工湖泊(校湖)為研究對象,探討其政治與文化層 面。相較於一般水利設施,校湖以明顯可見、著重美學的特性脫穎而出。本文將 焦點置於校湖的政治與文化意涵,運用人造物的政治和基礎設施研究的詩學之取 向,分析校湖在規劃者與使用者之間「權力」和「權利」的動態關係,以及其在 地方社會生產和建構中的角色。通過五座具代表性的校湖場域的實地考察,本文 描繪了校湖的現象輪廓,深入探討其領域變化、邊界游移與消長的過程,同時闡 述其在地方感創造中的形象與再現意涵。最終,本文強調校湖的政治與文化面不 僅是觀點的一體兩面,同時也是其運行與依存之基底,具有物質性和社會性的支 持功能。透過此研究框架,期望提供讀者對校湖的分析性視角,突顯研究題材的 潛力與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