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森(1991)台灣現代城市規劃:一個政治經濟史的考察(1895∼1988)。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博士論文之摘要
這篇論文並不是在特定的學術脈絡下演繹形成的, 而是在實踐的脈絡下,作者在這個專業領域內的一連串思想冒險之記錄, 其出發點是常試為規劃打開視野, 反思規劃師的角色, 及試探可能的實踐途徑。從公共設施、住宅數量及品質、環境景觀、交通狀況、建築管理這些傳統的都市計書所應具有的功能來評價, 台灣的都市計書表現確實難以令人滿意。國家在都市問題上的表現為什么這么差勁? 可是她又為什么這么早就引進了歐美的規劃思潮? 她的目的在那裡? 她如何引進它的? 問題出在那裡? 跟這個國家機器的性質有關嗎? 做為一名關切台灣都市未來的學生, 作者認為是徹底來檢討這整個體制的結構性問題的時候了。在分析上, 作者的基本方法是: 空間規劃論述是社會歷史的產物, 它們必須放回到具體的歷史與社會脈絡上加以分析, 才能瞭解不同社會主體賦予空間規劃的意義。所謂的「社會」指的是一個歷史性的不同主體之多重關係的整體, 其內部隱含的衝突過程是歷史變遷的動力。具體而言, 作者首先透過過去20年來歐、美、日及第三世界空間規劃研究者, 對於都市計書論(urbanism)及區域計書論(regionalism) 的反省與批判, 回顧十九世紀以來資本主義先進國空間規劃論述的歷史起源及變遷, 瞭解不同社會主體賦予計書的不同意義及功能。其次逐步分析台灣歷史發展中的不同階段, 做為規劃唯一主體的國家,如何引進及轉化西方的規劃論述, 並且從其他社會主體的反抗中, 看出它的限制與沈默。簡而言之, 本研究透過具體的歷史調查, 觀察在國際分工的脈絡下, 空間規劃論述的國際傳播過程與其在本土社會中轉化形成的過程, 分析規劃實踐在社會發展中位置與功能。從這研究中, 發掘出它在結構上的限制與沈默。藉由對百年來台灣主流空間規劃論述徹底的、結構性的、具歷史感的反省, 試圖為台灣未來的規劃開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