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秦玥飛和他的「黑土麥田」團隊為案例,將其置入中國鄉村扶貧的發展脈絡中,思考其如何在國家的主導下浮現?以及之後又為何推動項目商業化轉型?又為何在轉型過程中遭遇危機和困境?本文認為,「黑土麥田」作為非營利部門之所以得到國家支持、進入鄉村扶貧的場域,是因應了過去純然由國家主導的政策失效,也是轉向謀求市場紅利的開始。而其之後選擇激進的「項目商業化」改革,則是進一步納入市場競逐和篩選機制,淘汰沒有市場潛力的鄉村扶貧項目和駐村「創客」。由此而引發的「創客」抗爭,實屬長期仰賴國家扶持的鄉村扶貧與非營利部門、在納入市場機制後遭遇的正當性危機。「黑土麥田」的爭議事件有助於進一步檢視,中國鄉村扶貧中的非營利部門掙紮於國家引導與市場競逐之間,這也為投身扶貧事業的青年帶來諸多實踐的困境。但本文也不認為避免國家主導、完善市場機制便可以解決危機,相反,更需要回到鄉村在地脈絡,建立長效的村民培力和產業孵化。